《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以修身為核心,提齣:“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緻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隻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修身的目的在於齊傢、治國、平天下;《大學》認為,治國、平天下應以德為本。《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實現“中庸之道”的關鍵。二書珠聯璧閤,相得益彰。
这本书,我每天读上1-2页,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因为自己底子薄,能有个大概了解,已是不易。 《大学》开篇就阐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知、止、定、静、安、虑、得 这七证功夫。并详细说明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要落实在格物上,然后才能知至。 《中庸》一些人认为“中...
評分朱本《大学》十一章有这么一句“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中华书局的注解是“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生产财富的人勤奋,使用财富的人节俭,那么财富就永远足够”。如果生产和消费是不同的人呢,那这就是剥削,这样的...
評分不动而敬 不言而信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安住当下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择善就要坚持执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
評分《中庸》 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提到:“故誉满天下者,未必不为乡愿。”乡愿,一种貌似忠良的伪善者,一种毫无原则的好好先生,一种沽名钓誉的利己主义者。孔子以“德之贼也”表达自己的鄙弃。而一提到中庸,似乎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一种调和、妥协的哲学,正如鲁迅先生说...
評分不动而敬 不言而信 君子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安住当下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择善就要坚持执行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
第三遍。
评分知其所求 止於至善
评分讀過兩遍。僅此而已。
评分第三遍。
评分讀過兩遍。僅此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