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本照雄,1948年出生于日本广岛市。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大学院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大阪经济大学人类科学系教授。樽本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晚清小说研究者,他几乎是独立创办了清末小说研究的专门刊物《清末小说》(年刊,1977年发刊)与《从清末小说开始》(季刊) ,并且是(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的中坚力量。著有《林纾冤案事件簿》《商务印书馆研究论集》,编著有《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等。
李艳丽,1974年生,上海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学士学位。复旦大学外语系研究生院日本文学专业研究生。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专业,获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博士资格候选人。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治文学、晚清小说。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日近代文学比较研究,同时涉足国际文化大都市研究,对日本的艺术文化政策、公共文化服务的民营化、文化产业政策等领域进行了考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海外发表14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学界的高度评价。另,独立承担2011年度上海市哲学规划一般课题(《清末日语小说译介研究》),参与其他多项市级课题。
所谓“林纾冤案”即对林纾其人其书的错误评价。著者首先通过郑振铎、鲁迅、刘半农等许多著名作家、学者的言说,追查事实真相,对林纾当年之对五四新文学的“敌对”进行了澄清。其次,著者通过细致的版本调查,对林纾翻译的莎士比亚、易卜生、斯宾塞、塞万提斯等人作品进行了周密考察,一一考证了林纾翻译时所用的底本,证明了林纾忠实的翻译态度。以此,对林纾进行重新评价。林纾冤案的澄清,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作家的一个重要讨论。同时这个经验也告诫学术界在做评论的时候,必须有理有据,切不可人云亦云。相信此书的中文版一定会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方式提供重要的借鉴。
很高兴有说真话的人去为大师发言,看东人的努力中土所谓的学者岂不应是汗流至踵,找个缝都能钻进去吗?羞愧原是正常的,然而几乎都不要点赑脸,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根本说无与乎大道。 然而新青年是可贵的,但是普天之下有又几个呢?吉光片羽屈指可数。伯乐过冀北而冀北无马,...
评分前些天,读日本学者樽本照雄先生的著作《林纾冤案事件簿》,颇受启发,但于书中部分内容也非毫无疑问,便随手写了几句短评: “先说一个疏漏,林纾《赂史》一九一九年七月发表于《东方杂志》,有‘出人意表之外’句,陈独秀一九一九年六月在文章中用此句,表面看似乎时间有错差...
评分高中发现了林译小说,于是我开辟了条新大陆。 我观大多後期的譯文,錢所謂老手頹唐之筆,但是我還是充滿著興味。其實也並非是林紓翻譯累了,因為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並不是林紓自己翻譯的,凡是他親手操作,文字皆典雅。有些材料能够证明,并非所有都是口述笔书的文字。 只要是...
评分前些天,读日本学者樽本照雄先生的著作《林纾冤案事件簿》,颇受启发,但于书中部分内容也非毫无疑问,便随手写了几句短评: “先说一个疏漏,林纾《赂史》一九一九年七月发表于《东方杂志》,有‘出人意表之外’句,陈独秀一九一九年六月在文章中用此句,表面看似乎时间有错差...
评分很高兴有说真话的人去为大师发言,看东人的努力中土所谓的学者岂不应是汗流至踵,找个缝都能钻进去吗?羞愧原是正常的,然而几乎都不要点赑脸,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根本说无与乎大道。 然而新青年是可贵的,但是普天之下有又几个呢?吉光片羽屈指可数。伯乐过冀北而冀北无马,...
这文风,看起来有点儿像古龙的小说……作者一步一步花了笨工夫把林纾身上的污水清洗干净了,尤其是双方冲突前后的谣言、反应、行动、后果环环相扣,作者还能一层层剥开,可以说让人大开眼界,如果林纾地下有知,应该会老泪纵横吧……金陈二周的手段无论如何解释都不算高明,自不必论,胡适利用张厚载做一个软性双簧,蔡元培怒火攻心在毕业前两个月开除张厚载,其实也不太厚道。唯一的缺点在于,作者翻案之心太盛,不免回护林纾,在几个细节上则对新派吹毛求疵。
评分如果知道樽本照雄已经编纂了《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就不会对他运用详实史料的能力和扎实细腻的文字功底感到吃惊了,不得不说,日本学者下苦功夫的能力确实令人佩服。
评分先说一个疏漏,林纾《赂史》一九一九年七月发表于《东方杂志》,有“出人意表之外”句,陈独秀一九一九年六月在文章中用此句,表面看似乎时间有错差,但林纾投稿至《东方杂志》自然是在七月之前,六月或五月甚至更早,杂志的编者杜亚泉胡愈之素来和新文学站在一边,和陈独秀有交往,或许早在林稿发表之前就告知陈独秀内容,因之,陈可引用。时间线或可如此解释,其后,周作人,钱玄同,鲁迅先后引用,广为人知。再评价本书,这是日本学者的一个成功翻案,中国研究者为何做不了,或为成见所囿,不疑,也或少数研究者已看出破绽,但做此研究,等于诘难新文化运动诸先贤,挑战健在的国内现代文学研究及翻译研究的学术权威,就吓得缩了回去,反而让日本学者写了去。
评分2019401 溢出纸面的“看热闹不嫌事大”hhh 看到前一位读者用铅笔划出的“徐振〔枕〕亚”,嗯,“齐藤”是不是也改成“斋藤”比较好乃?
评分破案了。洋洋洒洒几百页,樽本老师的宗旨只一条:对于林纾误译漏译错译连删带改等等的批评,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根据的,然而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想到去查一查底本,还要靠一个日本人来为林洗刷冤情,可悲可叹。//林译莎士比亚冤案这一篇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了。//可我还是初看时的感觉:承认樽本老师的发现非常有价值,而且给人很多启发尤其警醒,然而那种“你们都不行,只有我发现了新大陆”的调调,怎么说,我不是故意煽动,然而确实感到不舒服。他斥责批林的左翼人士“群殴”(原话)可怜的林纾,然而他自己对左翼人士的观点,又何尝不是采用了同样粗暴的态度与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