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萨藤(May Sarton),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日记体作家。出生于比利时,四岁时因一战爆发随父母移民美国。梅·萨腾继承了科学史作家父亲的勤奋严谨,和艺术家母亲的创造力,在近六十年的写作生涯里,创作了五十余部作品。曾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任教,作品被美国各地高校用作教材。1958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梅•萨藤写作半生,声誉正隆之际,选择隐居避世,侍弄花草,思考创作,以日记与自己对话。这些日记的出版将梅·萨腾的写作推至一个新的高度,为她赢得国际性声誉。其中以《独居日记》《海边小屋》为代表之作,《独居日记》更被认为是“现代女性自传的里程碑”。
著名诗人、作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
以独居疗愈,于孤独中寻求生命的乐趣与真相
孤独是自我的贫乏 独处是自我的丰富
《独居日记》是梅·萨藤五本日记中公认的经典之作。梅·萨藤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与内心搏斗,以独居疗愈。日记中,她时常谈论自己的思考和创作、恋情与友情,不断记下日常生活的琐事,和对变幻无常却又惊喜不断的四季的细致观察,这一切不断抚慰着她敏感、脆弱的内心。
梅·萨藤的文字诚恳、真实、尖锐,透过这本日记,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处。
对她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但不是以女人通常作为妻子、母亲以及祖母的模型来表现。假如安妮结了婚,她的生活会与现在不同,而且无疑是过着一种富有的生活,但她不可能做到像她现在所做的,也不可能以她现有的方式去进行。 安妮的生活涉及到了好多方面,不仅在荫影山学校...
评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的一本书: “如果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直道生命的尽头仍然保持着创造力,双重性格对他来说是有必要的;他要对生活保持异常的敏感,他必须对生活永不满足,必须对不可能的事永远有一种执着,一旦得不到,他定会绝望。他必须昼夜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负担,在赤裸的不可...
评分梅.萨滕,是一个终身独居的享有者,她其实生活的很丰富多彩,没有一个人容易生出的哀怨之情,没有独居者的过份沉溺以及性情的偏执,她通过日记写下了心情、友谊、对自然人生的热爱。看似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内心充满爱丰富极了。给读者的感受就是,独居并非孤独的代名词,完全...
评分北方文艺出版的这套梅·萨藤日记走过十载春秋,已成为二手书市里的较热门的绝版书、公共图书馆里每每借而不得的读物(经常是外借状态,可见其潜在的持久口碑)。这套丛书引进了4本梅的日记:《独居日记》、《海边小屋》、《过去的痛》、《梦里晴空》。 梅•萨藤(May Sarton...
评分先说感受,再摘书抄。 可以感受到萨藤老太太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书中多次提到,她容易发脾气,和心爱的人之间很容易因误会而产生矛盾。这并没有什么,相反来看,她是一个无比真诚的人,真诚面对他人,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也正因为此,她才会写出独居日记这样的作品来。 为什...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人无论种族年龄,很多思考的东西真的具有一致性。独居时而歇斯底里,时而孤独感剧增,时而又被细小植物感动得不行,最重要的是,与人相处后总需要独处来消化。#201919
评分一本水光熠熠的书。看了前两节就决定立即往下读。笔力清刚,气质广阔。虽离群索居,但交游广泛,精神世界也多姿,“每一天,都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独居生活需要一定的自持,切忌沉溺萎顿,更何况还日日剖析灵魂。作者有豁达、清朗的心,和良好的平衡力。一些描述流动感强,很迷人。
评分继续活下去我可以回忆时间 当我们,但愿只是在电话上, 成了光线相互追踪 一个又一个,被光线来回答, 我们在跟隐身人说话。
评分太爱这本书了。
评分木心先生曾说过: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记录琐碎生活,与自己对话,其实内容很平淡。 P.S. 2019年第一本书,豆瓣读书标记第116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