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心理师咨询师,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政大广电所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商所。从传播到心理咨询,从心理师到金属乐团主唱,不管在哪里,周慕姿似乎都是个“非典型”角色。一路走来面临过许多考验与自我挣扎,但正因如此,周慕姿对自己的咨询工作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她希望能通过本书帮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是怎么被困住”以及“为何被困住”,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拥有的能力”与“其他的选择”。
“我把这辈子的希望都放你身上。你怎么忍心让我失望?”
“你把孩子给保姆带。你真自私,你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敢回公司加班,我们就分手。”
“我看你资质不错,才想让你多做一点事,栽培你。别忘了,你试用期还没过。”
以上这些例子,你是否非常熟悉?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未曾察觉的“情绪勒索”,已经深深潜伏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正是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对话,在缓缓掐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无法呼吸的。
周慕姿心理师准确地剖析了情绪勒索互动的全貌,并精心建立了积极应对情绪勒索的各类搭配练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帮助每一个深陷其中的读者有效摆脱情绪勒索困境。
从事情商教育多年,我发现来自父母的情绪勒索行为,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特别负面的影响。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情绪勒索,从自身情绪管理及情商成长开始,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勒索者或被勒索者,帮助孩子成为人格健全、心理成熟的人。
——张怡筠博士(著名心理学者,情商教育专家)
爸爸说,“我一直觉得我亏欠了你什么,其实我什么也不欠你的,我没有亏欠任何人。” 我刚刚和我爸吵了一架,突然就想冲出去大声吼叫,你亏欠了我很多,多到至今为止的全部人生都改变了。但是那一瞬间,我突然间觉得我自己是不是也变成了一个情绪勒索者,向爸爸要求他不要再管我...
评分 评分来说这本书吧,什么叫“情绪勒索”,这个概念是苏珊·佛沃提出的,是指情绪勒索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威胁、施压、沉默等直接或间接的“勒索”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挫败感、罪恶感、恐惧感等。这种关系可能是父母、老师、上司、夫妻、情侣等。 “我这辈子的希...
评分生动形象又系统地告诉我们, 什么是情绪勒索,成因,影响,怎么克服。 例子很贴近生活,书里的建议具体可行,满分。 如果你遇到 爸妈说我们对你这么好,做所有事都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不听话,太不孝顺了,想要气死我们吗 领导说让你加班是看你有潜力,在培养你,本来想给你...
评分我们都被情绪勒索过,也都情绪勒索过别人。 一般来说,我们是跟父母“学会”情绪勒索的,因为他们经常这样“勒索”我们。 小时候是“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这是安全感威胁; 长大一点是各种“为你好”,各种“我是为了你这样做”的,这是负罪感攻击。 后来我们上班了,领导对...
又是一本人人都需要看的书。我们的文化传统里特别强调孝顺,什么是孝顺,我曾亲耳听长辈说顺就是孝。这样的亲子关系下子女常常是被父母情绪勒索了,这部分书里有讲到,我也很有感触,其实都是愚孝,如果孝顺被拿来当成控制人的工具,使得子女成为情绪勒索的牺牲品,那这种关系迟早会崩塌,子女也会对父母充满怨恨。书不长,你大概花一个上午就能看完,那么怎么防止被情绪勒索呢,书里讲要建立情绪的界限。当然这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练习,直到我们可以把它内化成一个习惯。其它有效的措施书里讲的不多,内容上再丰富一些就更好了。
评分有些地方 觉得不完全对,但总的说来,很有帮助了。
评分因为不是受众,所以读来没有太多的心得体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评分因为不是受众,所以读来没有太多的心得体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确实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评分活得真拧巴,既是情绪勒索者也是被勒索情绪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