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傅佩荣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 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佩荣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傅佩荣教授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出版者: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傅佩荣
出品人:联合低音
页数:5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188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傅佩荣 
  • 中国哲学 
  •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 
  • 国学 
  • 人文 
  • 文化 
  • 好书,值得一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首印限量赠送完整音频课程!

傅佩荣新作,一本书,一个课堂,一次先秦儒家的真正复兴。

聚焦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五大原典要旨,开启叩问经典的哲学大门。

……………………

◎ 编辑推荐

★ 台湾大学公开课中点击量近200,000的先秦儒家哲学课首次成书;得到App订阅量超30,000的哲学老师傅佩荣教授再出力作。

★ 能读懂、可实践的哲学。傅佩荣教授学贯东西,集四十年研学心得,以哲学理性诠释儒家思想精髓。借孔孟智慧,破解人生的孤闷虚无,还生活应有的色彩。

★ 阅读与听课无缝结合,随时以恰当方式呈现当代人需要的知识与智慧。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随时相伴的课堂。眼睛累时,扫码听课;听不分明,请来看书。

……………………

◎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以今日哲学视角考量,唯有儒、道两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永恒哲学的条件?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那么荀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吗?

在这本书中,傅佩荣教授将给你完整详尽的答案。

本书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授的“先秦儒家哲学”讲稿修订整理。书中依序介绍五大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要旨,系统串讲孔子的一贯之道、孟子的发挥完善,以及先秦历代孔门弟子的总结积累。在这个学习儒家思想的黄金时代,傅老师跳脱“秦政荀学”的限制,不做“阳儒阴法”的妥协,以哲学理性、学术良知、传即所习的态度,完整呈现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与光辉。

这本书将让你发现,真正好的哲学,是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并能带来巨大快乐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说到儒家,我们肯定会想到孔子。 谁还没有念过几句:“仁者爱人”呢? 但如果不是专门钻研哲学的人,谁又能说了解孔子,了解儒学呢? 即使专门钻研过哲学的人,谁又能担保自己了解的孔子就是对的呢?谁又能坚定地说,自己能准确地理解儒家呢?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用西方哲学视角解读儒家最经典的思想,儒家能传扬至今不亏是最有魅力的思想之一 “是否读懂了一本经典,有两个基本的判断方式:首先,经典的内容必须圆融一致,不可以前后矛盾;其次,经典与经验必须互相配合” 深以为然

评分

1,荀子并不能算是儒家学者,因其核心的学说理论与儒学相悖;2,自秦朝之后直到清朝,官方扶持的学说并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儒学,因为,儒学的核心理念与帝王专制是相悖的,在帝王专制的时代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不过是外儒内法;3,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是道德伦理哲学 ,以及,现在这个时代,才是学习儒学的好时代。。

评分

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意思是人们所犯的过错,各由其本身的性格类别而来。如果不修身、不自省、不改正性格的缺陷,你就会因为类似的问题陷入不断重复的困境。总跌倒在同一个地方,于人的阅历增长没有任何益处。

评分

1,荀子并不能算是儒家学者,因其核心的学说理论与儒学相悖;2,自秦朝之后直到清朝,官方扶持的学说并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儒学,因为,儒学的核心理念与帝王专制是相悖的,在帝王专制的时代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不过是外儒内法;3,儒家哲学的核心价值是道德伦理哲学 ,以及,现在这个时代,才是学习儒学的好时代。。

评分

古代文人尊孔为“圣”、为“神”,有过度神化之嫌;连带着后人也对孔子有错误认识。要么就将他当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么就把他当作迂腐的老夫子。这可是天大的误会,实际上孔子处事灵活,“无可无不可”。大部分人对儒家仍停留在老印象里,缺乏正确认知。主要就是澄清谬误,为儒家思想作新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