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与海洋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卡尔·施米特 政治哲学 地缘政治 海洋 全球史 2018 陆地 经济学
发表于2025-02-23
陆地与海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施米特一贯的精湛。林国华的论文倾向值得了解。
评分整个阅读过程让人热血沸腾。通过元素来理解政治文明,世界空间的占据划分就是法的变革,无疑蕴含其中的空间意识是神学的。“当今东方—西方的对峙就是陆地与海洋的对立。东方是陆地,西方是海洋;实际上,倘若忽略空气、大气和太空这一元素,拥有如此惊人的大地空间的中国就是陆地对抗海洋唯一的乃至最后的制衡。”
评分中美争端。没了序言。语调更具林氏特色典雅沉静洒脱半羁
评分这里仍由诸神主宰,他们的法力无边。
评分纵横捭阖,气象恢弘。提出海洋之于19世纪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与大陆文明不同的一套文明范式。全????的论述框架值得借鉴,但这种史论势必不会在意于一些细节问题。晖师 两洋之间 和 空间革命 两篇文章与之论辩的痕迹非常明显,指导的一篇关于“内地”问题的博论显然也有这种重塑历史叙述的企图心。不过,施密特显然在论述架构上更有论述力,毕竟海洋文明的强势是现在进行时,而以内陆薄弱环节或者跨体系社会构建的一套“齐物平等”文明叙述还处在一个尚未(not yet)的阶段。当然,对此我是很悲观了。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 1888-1985),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法学家之一、天主教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法学教授。施米特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20世纪后半叶的法学和政治理论产生重大影响,且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法理学家、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包括60年代开始有影响的思想大家,仍与施米特一起思想。
本书的论域接近地缘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法理学的角度,采用历史的描述结合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气势恢弘而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欧洲近代政治格局的嬗变:海洋象征英美海洋国家及其法理传统,陆地象征欧陆国家及其法理传统,以及他们的诞生、演变、发展、衰落和冲突。其核心问题意识是:海洋和大陆分别代表两种法理传统和政治传统,两者的差异具有人类学的根源,战争也好,科学也罢,哪怕是人类未来不可思议的进步都不能消除这种差异。在此图景中作者力求展示的是他眼中的,或许也是对德意志民族而言的,作为世界历史的人类的天命,即通古今之“法”,道自然之“变”。
历史的地理基础——自然哲学四元素——人类存在与地理(自然元素)发生关联(元素本身构成了人对自身存在可能性的理解)——但不是地理决定论(元素内在的性质构成了人的历史存在中与陆地和海洋相关联的种种形式(尤其是陆权和海权)的哲学本原和发展动力)——“精神”-世界历...
评分1、四元素说:水、土、火、气。相对应着人类社会发展所仰赖的自然资源与物质条件:海洋、陆地、火能(火药)与天空。 2、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战中与二战的海战中皆以失败告终,施米特希望在当今的空间革命中,德国可以抢占先机,获得失去的荣光。但这是否隐喻着施米特弃...
评分和胡子等车的时候无聊,去社科院书店小转,买了本C.施米特的《陆地与海洋》,林国基翻译的。 这本书是施米特非常重要的一本著作,可以说是集其大成,在很短小的篇幅里讲述了其对于世界的所有重要见解。 刚刚翻了一部分,立刻便能感觉到林国基前言与之相比的稚嫩,毕竟大家手笔...
评分何谓陆地性?何谓海洋性?上个世纪末期东西格局何以被理解为陆地与海洋的对立?海洋国家与陆地国家的本质区别在何处?为什么早于英国具有开垦海洋财富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国家?工业革命与海洋性具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而没有在西...
评分From http://shiyuhang.org/blog/959.html 这两天抽空看了卡尔·施密特写的《陆地与海洋》,一本偏颇但有趣的书。我并不喜欢看那种观点鲜明(极端)的书,就像这本书一样,把文明的迥异用用地理因素一言以蔽之。但往往矫枉需要过正,才能中和掉其他观点。更何况,兼听则明,历...
陆地与海洋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