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科学史 科普 吴国盛 科学通史 自然科学 科学 经典作品 什么是科学
发表于2025-05-10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三个月,90天,断断续续地读完,不失为一本科技史的入门通俗读物,虽有罗列之嫌,但逻辑和演进轨迹尚算清晰。凭此一著,奠定吴老师在科技史的起步和现今地位,可敬亦可叹。敬佩吴老师的成就,心向往之!钦佩吴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科技史,足迹遍全球,照片显生动,可见治学之严谨和钻研之精!
评分若年少初中小学时读到的话,也许会对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有所改观。作为科普书,作者文笔朴实一般 适合科普知识 有时会觉得美感不足;目录边裁确定有所不同,最后讨论了科学哲学中的控制论,混沌论和还原论。无奈科学史庞杂 人名复杂,明显感觉20世纪后的物理,量子物理需要额外阅读。而生物学,古生物学,布丰的自然志也需补充细节 而巴斯德却很饱满立体。美国的科学,19世纪更多是实业者,正好与《他们创造了文明》《????????增长的起落》作为宏观扩展 补充,(P.S 文明是指现代文明 《从火到弗洛伊德》的有关部分或许也有帮助)可惜企鹅欧洲史的《竟逐权利》亦很少提物理学家的掌故和发明细节,对于19世纪的通史而言,是有些遗憾,也许不利于科普?唯剑桥的19-20世纪科学断代史,是它为数不多的博物馆。
评分我终于读完了。
评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评分“一书在手,纵览天下。远古至今,5000年科学历程。”免费奉送广告文案~嘻嘻。很“腰疯”,不过,总体还是贴切的。很不错的科学史通识读本,简单明晰,包罗万象。广涉各个领域,重在事实叙述,友好的大众读物。非常适合图书馆、学校和一般市民家庭教育(此处也是广告,哈哈~)。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并想深挖的是,中国科学史的地位,这种略觉尴尬的惊鸿一现,这种断裂和忽视,是怎样造成的。
吴国盛,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科学史系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技史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2016年离开北京大学,进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任长聘教授,2017年6月担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长期致力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所著科普巨作《科学的历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去年出版的《什么是科学》也广受欢迎,年初入选广电总局推荐的“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北大清华最受欢迎的科学通史课主讲教授、清华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经典科普力作,迄今已畅销20余年。
◆全新修订版:作者根据新的科学史研究对书中的部分文字做了修订,更新大半插图,许多是作者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实地拍摄的照片,共计700多幅。
◆轻松流畅的大部头普及读物,还原科学的前世今生,探讨科学精神的本质,澄清以讹传讹的科学故事 。
【内容简介】
《科学的历程》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学通史。以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为开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同时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简洁而不乏激情的叙述,阐释了每一次重要的科技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辅以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不断深化的路径。
本书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来讲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位置。此外,作者在讲述严肃的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保留了历史进程中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本书具有大部头著述难得的良好的可读性。
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简史 Keywords: 百科全书;世纪;发明;图片 翻开这本厚厚的《科学的历程》,我的眼睛立刻睁大,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科学历史,而且是一部简易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人类发展的进步史。看到目录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必须要读。当我开始阅读它时,犹如获得至宝,科学,...
评分真正代表近代科学方法论精神的既不是培根,也不是笛卡尔,而是伽利略和牛顿。 伽利略最先倡导并实践实验加数学的方法,但是他所谓的实验并不是培根意义上的观察经验,——达尔文和佛洛依德都是观察得到的经验。 而是理想化的实验——设置理想化状态去设计实验。 地球上的任何力...
评分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简史 Keywords: 百科全书;世纪;发明;图片 翻开这本厚厚的《科学的历程》,我的眼睛立刻睁大,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科学历史,而且是一部简易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人类发展的进步史。看到目录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必须要读。当我开始阅读它时,犹如获得至宝,科学,...
评分中国有技艺,无科学。中国文化由于过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没有也不能产生欧几里得几何学和Pythagoras。 中国传统实用理性过于重视现实的可能性,轻视逻辑的可能性,从而经常轻视甚至贬低“无用”的抽象思维。“雄辩”如孟子,常常违反形式逻辑,仅以气势(情感力量)逼人;...
评分01 很多人喜欢追根究底,他们思考再三,也许会问出这样的一些问题: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而现代物理学也有一半是建立在这一套理论之上,但是,物理学家真正知道万有引力是什么吗?我的意思是真正。 他们知道万有引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吗?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它为什么存在?...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