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曆程(修訂第4版)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科學史 科普 吳國盛 科學通史 自然科學 科學 經典作品 什麼是科學
發表於2025-02-16
科學的曆程(修訂第4版)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們的中學科學教育缺乏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的內容,缺乏學生自己提問,演繹推理,設計實驗或者自然觀察,找齣證據實證的體悟過程,結果學瞭一堆公式定理和標準答案,科學的素養很差。
評分說實話,我覺得科學史不應該這麼寫,雜蕪堆砌的感覺。堪比彼得沃森的那些《思想史》。如果說90年代第一版有著極大的價值(中國版公眾理解科學運動啓濛),那麼到第四版,真的是炒冷飯瞭。吳老師有更具思辨性的作品,不知他如何看待這本書反復再版。如果新時代讀者還停留在認為這本書“非常好”的水平的話,那真的是對中國科普事業的嘲笑。
評分本書量子力學之前的內容理科生都學過,之後的內容也容易理解,懷念自己知識儲備的巔峰時期,如果當時看過這本書,我會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所學的各種原理定律理解得更為深刻。對於這樣一本宏偉的科學史(或者說是科學角度的人類史),也是人類對抗自然改變命運的曆程,很勵誌也很殘忍,幾句話很難充分錶達讀後感想,總結:精讀+必讀係列。 生態學第一定律“生物與其環境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學第二定律“多樣性導緻穩定性”。澳洲大火毀滅掉上億個生命,全球各類疫情大爆發,南極溫度已達到20度,如果說自然的問題自然會解決,那麼,第一個被解決掉的會是人類嗎?……哎……
評分本書量子力學之前的內容理科生都學過,之後的內容也容易理解,懷念自己知識儲備的巔峰時期,如果當時看過這本書,我會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所學的各種原理定律理解得更為深刻。對於這樣一本宏偉的科學史(或者說是科學角度的人類史),也是人類對抗自然改變命運的曆程,很勵誌也很殘忍,幾句話很難充分錶達讀後感想,總結:精讀+必讀係列。 生態學第一定律“生物與其環境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學第二定律“多樣性導緻穩定性”。澳洲大火毀滅掉上億個生命,全球各類疫情大爆發,南極溫度已達到20度,如果說自然的問題自然會解決,那麼,第一個被解決掉的會是人類嗎?……哎……
評分最有收獲的還是關於中國為什麼不行,和西方為什麼行的那一段探討啊。
吳國盛,現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長聘教授、科學史係係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技史學科評議組成員。
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空間物理專業。1986年獲北京大學哲學係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最年輕的研究員。1995年起師從葉秀山教授在職攻讀西方哲學,199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99年迴到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2016年離開北京大學,進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任長聘教授,2017年6月擔任清華大學科學史係主任。
長期緻力於科學史和科學哲學領域的研究,所著科普巨作《科學的曆程》齣版近20年,仍是科普領域的暢銷圖書。去年齣版的《什麼是科學》也廣受歡迎,年初入選廣電總局推薦的“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此外還著有《技術哲學講演錄》《現代化之憂思》《反思科學講演錄》《時間的觀念》等。
◆北大清華最受歡迎的科學通史課主講教授、清華科學史係主任吳國盛經典科普力作,迄今已暢銷20餘年。
◆全新修訂版:作者根據新的科學史研究對書中的部分文字做瞭修訂,更新大半插圖,許多是作者近幾年在世界各國實地拍攝的照片,共計700多幅。
◆輕鬆流暢的大部頭普及讀物,還原科學的前世今生,探討科學精神的本質,澄清以訛傳訛的科學故事 。
【內容簡介】
《科學的曆程》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學通史。以東方文明和科學技術對人類進步的影響為開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學的發展曆程為核心,同時探討瞭科學精神的本質和推動科學發展的力量。通過對科學傢生平及科學發現過程簡潔而不乏激情的敘述,闡釋瞭每一次重要的科技進步在人類文明發展鏈條上的意義和價值,輔以大量精美插圖,生動地展現瞭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自身宇宙觀、世界觀不斷深化的路徑。
本書把自然科學的發展放在人類文明史的長河中來講述,有助於讀者弄清自然科學在人類文明史中的位置。此外,作者在講述嚴肅的科學發展史的同時,保留瞭曆史進程中那些生動活潑的細節,使本書具有大部頭著述難得的良好的可讀性。
01 很多人喜欢追根究底,他们思考再三,也许会问出这样的一些问题: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而现代物理学也有一半是建立在这一套理论之上,但是,物理学家真正知道万有引力是什么吗?我的意思是真正。 他们知道万有引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吗?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它为什么存在?...
評分科学史涉及了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各个方面。了解科学史可以帮助人更好的理解生活。阅读这本书最好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再用文科的思考方式加以归纳整理。看着科学的殿堂一步一步被铸就,那种精神上的愉快是武侠小说式的。除了对历史线路的追索外,不妨也看看每一门学科的...
評分内容比较庞杂,涉猎宽泛,还涉及了一些看似不太相关的相关社会背景、建筑、艺术、科学家轶闻趣事等。从书总的结构来看,古代(16C以前)占篇幅不多(200页),主要着墨还是在科学学科诞生(肇始)后500页(219页第四卷)的内容。在古代部分,作者想按照近代科学体系分类反推回...
評分 評分认同关于科技的负面影响的那些例子。 但是要知道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巨大的、本质性的鸿沟,在目的、行为等一些本质特征上两者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而作为科技史专家,吴竟然没有把科学和技术分开讨论,实在不可思议 但是最关键是这句话: 环境问题提示,也许不只是科技正当运用...
科學的曆程(修訂第4版)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