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阿思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
滕守尧,1945年生,山东人,曾先后就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兼职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审美心理描述》、《艺术社会学描述》、《中国怀疑论传统》、《文化的边缘》、《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道与中国文化》等14部,美学译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7部,文学译著8部
能打通古今中外艺术的艺术理论。就凭这一点,就震今烁古了。 1、看原文、看原文、看原文! 2、先翻翻其它艺术理论、和知觉、心理学理论,再看这本书,就知道什么叫“震今烁古”了。 举些第1章的读后感: “知觉”不是(简单地)量出来的,而是秒懂的一些特征、关系。 知觉是整...
评分写在最前面,这本书给三颗星真不是不好,因为我无法判断,所以没有任何基础的人个人不推荐,因为真心很难读下去。要么就是像我一样,花了3个月,慢慢读,也不是特别走。 好吧,开始写书评。因为对这本书的理解不是特别深,所以想到哪就写到哪。中间肯定也有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评分能打通古今中外艺术的艺术理论。就凭这一点,就震今烁古了。 1、看原文、看原文、看原文! 2、先翻翻其它艺术理论、和知觉、心理学理论,再看这本书,就知道什么叫“震今烁古”了。 举些第1章的读后感: “知觉”不是(简单地)量出来的,而是秒懂的一些特征、关系。 知觉是整...
评分这当然是本好书,不过是对于原作的评价。我真的要质疑一下出版社的态度——纸质低劣也就罢了,起码的较对有没有?错字人名错误就不说了,图也有错误而且印的非常粗糙,后半本阐释三度空间的视觉理论的时候作者用了很多相当于立体几何的图。图上的标记一团糊abcdefg完全分不出全...
评分阿恩海姆2007年才去逝的,竟然在书的勒口上赫然写着阿恩海姆1994年就去世,可见译者与编写的态度极其不严谨。 不知当年阿恩海姆他老人家在世时看到这个中文版是什么感觉。
花了一周多啃了第一遍,对于入门者涉及内容很多需要细细消化。
评分花了一周多啃了第一遍,对于入门者涉及内容很多需要细细消化。
评分还得多看几遍!!
评分我的视觉理论启蒙书,非常幸运,大三的时候就在一个师兄那里读到这本书。大学毕业后做广告,二十多年了,始终是我心中的经典。
评分花了一周多啃了第一遍,对于入门者涉及内容很多需要细细消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