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中国文化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荣格 中国文化 心理学 心理分析 分析心理学 心理 大师 IAAP第一人
发表于2025-04-08
荣格与中国文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值得推荐,受益匪浅。
评分不错的好书
评分看的这一处,感受了很多,思考良久: 荣格《红书》第一章为“重寻灵魂”(Re-finding the Soul)。荣格以这样的话语开始,仿佛在与灵魂对话: “我的灵魂啊,你在哪儿?你听得见我吗?我说话,我叫你,你在吗?我回来了,我又在这里了……” 坐在荣格的密室,想象着荣格与其《红书》,其生动的积极想象,其与灵魂的真实接触……一切宛如梦中。 ——摘自申荷永、高岚著:《荣格与中国文化》第一章:荣格的中国文化情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乐黛云主编《中学西渐丛书》,2018
评分通过这本书不仅对荣格对中国文化理解之深表示极度的佩服,而且也对作者把荣格和中国文化追根溯源进行整理联结表示敬佩。看完这本书,我也如同吴怡老师所想的那样,荣格简直是中国大儒转世。而这本书也可以看作一本字典一样的书参考书,细细读完后,以后凡要查荣格文集有关的内容,可以索引去找原文。
评分“天人合一”,四个汉字简明深刻,寓意非凡。我们也一向将其作为荣格“自性化”的中文表达,那正是荣格心理学的奥秘所在,荣格一生的追求。
申荷永,博士、心理学教授,曾任职于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心理分析师(IAAP)、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师(ISST)、IAAP/ISST中国发展组织主要负责人,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与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FAP)创建者,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1998-2015)主要组织者,爱诺思(Eranos)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主讲人(1997/2007),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规划、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04)、《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沙盘游戏疗法》、《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团体动力学》、《心理教育》、《心理场论》、《三川行思》、《洗心岛之梦》等10多部专著。
《荣格与中国文化》是中学西渐丛书的一种,中学西渐丛书的选题意图是通过揭示西方世界具有影响力的文学艺术大师、哲学家、思想家等人与中国文化的关联,从中理出“中”学渐次浸润、影响“西”学的脉络。本书分为六章及“引言”与“后记”。*章“荣格的中国文化情怀”,从荣格出生与成长中所接触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缘起,呈现荣格家中的中国气氛,以及荣格内心深处的中国意象,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从中国主流文化的几大支系出发,分析荣格著作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印记,探索荣格思想形成过程中“中学”的催化、启发和影响;第六章“爱诺思及荣格之后的发展”,呈现荣格及其学生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与整合的持续努力,分析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荣格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影响。
作者:王振东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出处(引用请注明):《心理研究》,2019年第5期,第477-480页。 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工业化后的西方文明强势入侵,中国人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也由曾经的自傲逐渐转向自卑,其后果延续至今。 近半个多世纪,由于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的...
评分 评分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一书中谈到,他在治疗中寻找一种新方法的原因是,他亲眼看到一些病人随着自己的成长而摆脱了曾经将另一些人毁掉的疾病。通过更进一步的观察,他发现这种超越与治愈是一种意识的更高层次。在病人的视野里出现了更高的兴趣点,而随着这一兴奋点的改变,他当...
评分《荣格与中国文化》这本书还未上市,我就想先睹为快。遂打电话给广东心理分析研究院的朋友,问可否帮我邮寄一本,朋友说她们还没有拿到样书呢!我便从网上购得一本,幸福之至,难于言表。书籍印刷精美,独具匠心。 我之读书习惯,多为陶冶情操,或探求新知,如韩愈之风,读书甚...
评分1953 年 3 月 21 日,托妮·沃尔夫去世,荣格极度悲伤。他用了很长世间, 在一块石头上,为托妮·沃尔夫做“墓碑”寄托哀思。在此触及灵魂与深度情感的时刻,荣格选择了中文来表达其内心的意象。他在这块石头的左边,用竖排的顺序,依次刻有:“朵-香尼-犲-尼-赜”五个汉字。 ...
荣格与中国文化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