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的技藝

觀看的技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奧地利詩人,二十世紀最傑齣的德語詩人,被奧登稱為“十七世紀以來歐洲最偉大的詩人”。代錶作有《鞦日》《豹》《杜伊諾哀歌》等。

光哲,“紙上造物”聯閤創始人,“眼與心”書係策劃者,兼職譯者,另有《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朝聖者的碗鉢:莫蘭迪畫作詩思錄》等作品。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裏爾剋
出品人:紙上造物
頁數:182
译者:光哲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55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70628
叢書系列:眼與心
圖書標籤:
  • 藝術 
  • 裏爾剋 
  • 塞尚 
  • 繪畫 
  • 文學 
  • 書信 
  • 視覺 
  • 藝術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裏爾剋看到塞尚的畫作,大為震動,之後的著魔與入迷,以及他的震撼與心得,詩與思的狂喜,俱化入一封封書信裏。海德格爾見到後,大為贊嘆,並多方推動,終於1952年得以齣版。這些書信,其實是大詩人與大畫傢的心印。

◆◆◆

這些書信萃取齣瞭繪畫的真正本質⋯⋯塞尚的偉大,唯有經一個等量級的大詩人方道得盡。

—— 《紐約客》

在通往聖威剋多山的朝聖路上,塞尚所作的探索抵得上西方所有藝術博物館、所有哲學博物館的一切研究。

—— 海德格爾

我在寫《藝術傢》那首詩的時候,正在讀裏爾剋描述自己狂迷塞尚的那些書信,於是,他的一些詞句就被引入瞭詩中⋯⋯塞尚畫齣瞭那些無可爭議的畫作,那些畫作如此安穩,乃至讓你安穩,讓世界安穩,讓你在這世間安穩。

—— 謝默斯• 希尼

◆◆◆

在塞尚無數次凝望、無數次變奏的《聖維剋多山》前, 裏爾剋說,自摩西之後,再無人能見一座山,見得如此偉大。

1907年鞦天,巴黎的“鞦季沙龍”畫展上,裏爾剋見到塞尚的畫作,驚為天人。他驚呼自己簡直是盲的,自齣生以來至今簡直一無所見。而隻有遇到這位大畫傢,纔算開瞭眼。他從此處開始學習觀看。於是,他著瞭迷般地,幾乎天天去看那些畫作,發瞭狂一般地,幾乎是天天寫著書信,記錄他在那些畫作裏的大發現,記錄自己的所得所見,記錄自己在畫前的失魂落魄與嗒然若失,記錄那些視與思的狂喜。

這些書信,是他的觀畫記,也是觀看記 :他日漸明亮的眼睛對周邊萬物的觀照記錄。此外,更有詩人的談藝錄⋯⋯

大詩人裏爾剋與繪畫大宗師塞尚的相遇裏,

有詩、有畫、有思,也將有燃燒與迷醉。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 1907年5月底,里尔克重返巴黎。里尔克是个浪子。布拉格,罗马,巴黎 ……在欧洲大陆的诸城之间,他放逐着自己。 一个流亡者,没有故乡。永远的一个异乡人。不过,巴黎这座大城,对他终究是别样。不惟是呆的时间久,更或是因为有一众志气相投者,尤其是罗丹-他曾经的引领人,...

評分

去年读《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被优美、精准的语言吸引到了,于是关注了译者。当时就看到译者首页有这本书的条目,但迟迟没有出版。将近快一年后,这本书终于出版了,也为译者高兴一下。购入之后当夜读完,速速写了书评,以期译者和其他友邻的批评。 艺术史家看塞尚的地位,...  

評分

去年读《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被优美、精准的语言吸引到了,于是关注了译者。当时就看到译者首页有这本书的条目,但迟迟没有出版。将近快一年后,这本书终于出版了,也为译者高兴一下。购入之后当夜读完,速速写了书评,以期译者和其他友邻的批评。 艺术史家看塞尚的地位,...  

評分

“认识”光哲多年,但从未见过面——因此我们的“认识”,是那些关于电流、数字、网络等我不能清楚知道的运作机制所定义的。所以回想起来,要寻得一个定格影像作为我们相识的记忆代表,就完全不可能。大概只有几篇文、几本书能起到某种替代作用吧。比如,我读到的第一篇《塞尚...  

評分

1,内文句摘 观看与劳作—— 此地是如此的不同。在别处,你去看,去想:想是其后的事——而在这里,它们几乎如一,几乎为一。 院子里,所有的夏日之花,大丽菊,高高的剑兰,长排长排的天竺葵向着薄雾,呼喊着它们红色的反驳。这让我难过。它唤起荒凉的记忆,让人茫然。 有时候...  

用戶評價

评分

說不齣話。看哭瞭。常常發現對於一個詞,自己跟彆人的理解很不一樣,我總是誇張又極端。這本書裏裏爾剋用語言,塞尚用繪畫為我們展現瞭什麼叫“勞作”(其他的根本不是勞作)。在神聖的孤獨裏勞作吧。

评分

掃瞭一眼文字內容很喜歡瞭,但排版不太喜歡,排版想創新但弄巧成拙瞭,文末彩頁討喜,但對我來說還是多餘,我寜願看到內頁文章間的彩圖;看到後麵有些單調,即使是裏爾剋我也不太喜歡看人描述一幅畫用瞭什麼顔色畫瞭什麼;比起敘述畫傢人生曆程和性格喜好,我更喜歡獨特的觀看感受以及獨立觀看方式的敘述,沒什麼好扯藝術傢生平的,大多都是臆想,特彆是藝術傢的生活習性。不論這是寫給誰的書信,有人這樣可以同自己交流藝術,交流月夜,人生得多幸福啊

评分

這譯者序的文風讀的有點犯嘔,後麵隻能勉強跳讀。整本書被譯的矯揉造作

评分

喬治·斯坦納說,“文學批評應該齣自對文學作品的迴報之情”,這句話用在裏爾剋與塞尚繪畫上是再閤適不過瞭。裏爾剋帶著自己詩性的語言,用真誠、細膩的眼光審視著塞尚的繪畫,而塞尚還予瞭他無限的激情和藝術的寬慰。與其說這些書信是裏爾剋“觀看的技藝”,倒不如說是他“詩意的朝聖”。在崇高的藝術“聖維剋多山”前,裏爾剋和塞尚同行瞭一段路,被後世傳為佳話

评分

收錄的是塞尚去世一年後(1907)巴黎塞尚紀念畫展期間裏爾剋寫給妻子的信。之前程抱一的《與友人談裏爾剋》一書中有節譯,不過程的譯文似乎漢化得有點過頭瞭。裏爾剋說一個詩人手上必須有兩支筆,一支寫詩,一支寫信。可見寫信對於他而言是一種創作。他寫下瞭大量的信件,光我手頭的中譯本就有《給青年詩人的信》(我非常喜愛的一本小書)、《穆佐書簡》(晚期書信集)和《三詩人書簡》(帕斯捷爾納剋、茨維塔耶娃和裏爾剋之間的通信錄)。不得不再次感嘆的是:書信的消亡大大降低瞭這個世界的文學性。塞尚畫展結束後,裏爾剋在信裏寫道:“……我想迴到這幅畫麵前,看看那究竟是什麼。但沙龍已經沒瞭。幾天後,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汽車展,冗長、沉悶,每一輛車都隻一心想著速度。”這就是我們眼下的世界吧:每一輛車、每一個人都一心想著速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