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 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在实证主义政治科学独领风骚的年代里,沃格林凭借渊博的学问和深刻的见识,对人之本性、处境和命运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探索,试图恢复对政治事务之本质的洞察,重建真正的政治科学。沃格林生前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和多种著作,其中以《新政治科学》和《秩序与历史》最为著名,现有英文版《沃格林全集》34卷行世。
译者简介:段保良 / 政治学博士,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新政治科学》是沃格林政治哲学的纲领性文献。本书首先从方法论上区分社会自我理解的符号与政治科学的理论概念,主张新政治科学的研究旨趣在于通过对社会上先前存在的符号予以批判性地阐明,探索关于人性和秩序的知识。本书基于对西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提出三个类型的代表,即初级型的代表、存在意义上的代表和超越意义上的代表;进而指出,就社会将自身理解为超越真理的代表而言,人类历史上有三种类型的真理符号化,即宇宙论真理、人类学真理和救赎论真理。现代各色意识形态是真理的败坏形式,即所谓的灵知主义。本书着重阐述了灵知主义的内涵、在前现代的根源,以及灵知主义支配下的现代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
《新政治科学》对西方政治观念的生成机制、传承历史及观念和现实的互动关系的探索,特别是对西方现代性的诠释和批判,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西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科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李晋(曾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前康奈尔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2009-2010),目前为加尔文大学博士生,研究哲学认识论和现代早期思想史。) 本文献给我逝去的好友徐志跃,以及桑多兹教授87岁的生日。 1951年,哲人沃格林在芝加哥大学沃尔格林(Walgreen)讲座连...
评分【关键词】埃里克·沃格林 新政治科学 历史秩序 【出版日期】2018-01-01 【摘要】埃里克·沃格林所说的“新政治科学”实际上是对古希腊古典政治学传统的回归。基于其原则与方法,沃格林对东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富有独创性的重新阐释。他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入手,努...
评分李晋(曾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前康奈尔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2009-2010),目前为加尔文大学博士生,研究哲学认识论和现代早期思想史。) 本文献给我逝去的好友徐志跃,以及桑多兹教授87岁的生日。 1951年,哲人沃格林在芝加哥大学沃尔格林(Walgreen)讲座连...
评分【关键词】埃里克·沃格林 新政治科学 历史秩序 【出版日期】2018-01-01 【摘要】埃里克·沃格林所说的“新政治科学”实际上是对古希腊古典政治学传统的回归。基于其原则与方法,沃格林对东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富有独创性的重新阐释。他从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入手,努...
评分李晋(曾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前康奈尔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2009-2010),目前为加尔文大学博士生,研究哲学认识论和现代早期思想史。) 本文献给我逝去的好友徐志跃,以及桑多兹教授87岁的生日。 1951年,哲人沃格林在芝加哥大学沃尔格林(Walgreen)讲座连...
“万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评分昆仑巨岳,气象万千
评分沃格林吸纳了存在论,其精神气质倾向于基督教。“政治科学的确切性质…是关于历史存在中的人的科学”。这就让人产生疑问,episteme politike难道又是一种在历史中有关人的存在科学吗?哲人对于存在秩序的智性体验(noetic experience)无法为社会秩序立基,而现实只生产存在秩序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张力。沃格林的政治科学仅在象征符号层面,研究存在秩序、社会秩序与人之间的张力关系。某种程度上,他选择了批判。当沃格林试图由存在秩序的讨论,过渡到政治秩序,尽管保留了二者之间的张力,但依然指向了模棱两可的存在根基。在他那里,自由主义的维度是欠缺的,也不得不说,存在问题在涉及现实秩序时,其基础是薄弱的。
评分用“灵知主义”的继承与变体概括了世界历史一千多年的发展,拒斥了人们关于政治科学的一般理解——从古典(亚)到现代(霍)的发展。
评分幼稚的现代人试图在人间建天堂,结果把这世界搞成了人间地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