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十八世纪英国新式、时尚的消费品的发明、制造和购买。
十六世纪,英国社会所用的奢侈品很大部分是从东方而来,如中国的茶具、丝绸等。到了十八世纪,时尚的消费品变成多为英国制造。这些商品,如各种玻璃制品、金属饰品、棉布、家具等,纷纷引起购买风潮。本书通过讲述奢侈品与娱乐的故事,分析了从十六世纪开始的全球奢侈品贸易到十八世纪英国消费品新的全球贸易的发展。
这些新物品,不同于旧时精英的腐败的奢侈,是一种被中产阶级和贸易阶层推崇的新“奢侈品”。它们在帮助宣传个人身份和引导社会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八世纪的奢侈品和娱乐业是英国文化史上最好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建立在海关账户、广告海报、公司文件、图书杂志和当代信函中提取的资料基础之上。Maxine Berg意图指出,正是因为十八世纪这种新的消费文化的形成,才有了新的需求,刺激了工业化的进程,从而激发了工业革命,为英国“赢得了世界”。
作者简介:
马克辛·伯格,英国华威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全球史的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物质文化史、知识和技术史、全球史书写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和著作。她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近代早期欧洲的市场与制造业》(1990年)、《制造业时代》(1994年)、《货从东方来:1600-1800年间的欧亚贸易》(2015年)。
译者简介:
孙超,孙超,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世界史系教师。专业为英国政治制度史方向,对全球史亦有所涉猎。复旦大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很多解释,人们比较熟悉的有香料茶叶等的远程贸易刺激,糖和咖啡引发的“甘甜的资本主义”,以及涉及罪恶的奴隶买卖的大西洋三角贸易等等。在《奢侈与逸乐:18 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一书中,英国学者马克辛·伯格将之归因于 18 世纪在英国发生的轻奢品消...
评分书读一半看见的。我这么粗心的都能挑出这种错。 接下来这个就更夸张了: 我几乎可以非常确定,原作者说的意思是,软质瓷需要烧制两次,第一次定型,然后上铅釉之后再烧制一次。只要是釉,就必须烧,不烧哪来的化学反应变成釉呢?不烧它就始终是个粉末。 还有这段话: 列了一大...
评分书读一半看见的。我这么粗心的都能挑出这种错。 接下来这个就更夸张了: 我几乎可以非常确定,原作者说的意思是,软质瓷需要烧制两次,第一次定型,然后上铅釉之后再烧制一次。只要是釉,就必须烧,不烧哪来的化学反应变成釉呢?不烧它就始终是个粉末。 还有这段话: 列了一大...
评分这份调查图表中,可以看出: 经过11个小时的投票,80%自愿接受调查的开心网网民提起奢侈品,就会想到来自法国-欧洲的LV。可见奢侈品是如此深入人心,影响如此巨大,那么三百年前的世界奢侈品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Maxine Berg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追寻奢侈品:全球历史和...
评分这份调查图表中,可以看出: 经过11个小时的投票,80%自愿接受调查的开心网网民提起奢侈品,就会想到来自法国-欧洲的LV。可见奢侈品是如此深入人心,影响如此巨大,那么三百年前的世界奢侈品的状况是什么样呢? Maxine Berg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追寻奢侈品:全球历史和...
所谓的气氛感染
评分对我来说,这本书有点难读。人们为了发明、制造和购买新式英国商品投入巨大的热情,但这些商品也是人类用以自省、疑虑和社会排斥的对象。
评分没头没脑支离破碎的翻译把这本书彻底沉入到书柜的角落。
评分东方奢侈品,瓷器、丝绸、白棉布、漆器,源自亚洲消费文化,但是它们很快改头换面并适应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凭借着高效的、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高度复杂的贸易与分配网络, 这些货物在整个英国及其帝国领域内为中产阶级和乡绅所熟悉,成为他们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些用于家内的装饰品满足了人们对于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的喜爱,同时它们也推动了欧洲,尤其是英国自己的工业生产和设计能力。 除了对物品本身着迷外,由于隐藏在这些物质、颜色和类型背后的异域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并未为欧洲所掌握,这也是它们充满魅力的原因。 这时的欧洲尚缺乏长期积累的技术能力,这些产品有着多重要求的生产过程,它包括大规模的生产、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商品化以及对全球市场多样性的适应能力。
评分闲时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