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姐妹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英国文学 特里·伊格尔顿 文学研究 文学评论 文学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 文学批评 2019
发表于2024-12-25
勃朗特姐妹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呼啸山庄》是一部彼世小说,并不是说它拿神话和精神象征来说事儿,而是说它对其时盛行的拜物主义,无论是物质进步还是个人的飞黄腾达一概兴趣索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的脱俗让人觉得烦扰不安,而且具有一种破坏性,其核心在于一种异质的、同时也是执拗的力量,是一种拒绝充分表达的需要和激情,一种不论好歹都要破坏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不仅如此,它还要颠覆经典现实主义文本的稳定性,颠倒时序,就像中国套盒一样,叙事套着叙事,拒绝为读者提供一个省心的画外音。勃郎特姐妹是英国特有的古怪现象之一,给人感觉像是从天而降一样。她们肯定是脱节错位的矛盾人物。恰恰是这种漂泊无着和割裂疏离的感觉,使她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最为典型的人物。夏洛蒂在信中写道:炽烈的想象有时几乎把我吞没,让我感到社会,如其所是,是如此不幸的寡然无味。
评分劳动与教养问题是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独特的视角,也可以引出“劳作”主题在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体现。勃朗特姐妹在小说中设置的大多都是农村场景,在空间上远离经济中心,处于生产制度变革的边缘,某些体现社会变迁的因素是作为隐匿的背景设定出现在罗切斯特、希斯克利夫身上的。伊格尔顿这本书借用戈德曼的同构理论,分析了勃朗特姐妹小说中人物身份在微型结构中游戏般的转换,但在揭示庄园经济同资本主义体系的关联上,我还是觉得后来莫莱蒂的方法更有效。
评分已购。三星半,感触不多,分析得有些寻常。。。 夏洛蒂小说的神话特征完全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它把各种对立的力量融聚起来,使之形成一种利益联合体,尽管不稳定,却具有实用价值。而艾米莉《呼啸山庄》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神话特质:一个具有神秘自主性的象征性宇宙,在时间流之外,却又高度完整统一。《呼啸山庄》的世界既非永恒又非自我闭合;同样也并非没有内心冲突的撕扯。但是在这样一部小说中却有必要谈谈“世界观”问题,与夏洛蒂小说的支配意识相对,这部小说呈现出统一的世界观,清晰分明、始终如一。艾米莉的小说构建的是复杂的非人格化世界,是这个世界的“整体性”;而夏洛蒂的小说则有明显的倾向性,有时会为了意识形态的目的操控素材,她愿意让一系列现实利益考虑凌驾于中肯的探索需求之上。
评分只看过三姐妹最有名的两部作品和《勃朗特一家的故事》,所以有几章文本分析比较瞎。作者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是务实的,所以开头就明确批评了那种把作者化约为某个匿名的“阶级代表”的庸俗马克思主义批评。作者似乎想在那种分析永恒的文学形式与分析历史的社会形态这两种批评的夹缝里找到一种新的批评方式。感到这种方法其实导致了对象的变化,文本批评研究的不是作品,也不是作者,而是作者的政治无意识、小说的精神潜文本,也是作者说是把文学文本的结构看作一种更为广泛的潜在力量组织的“置换”,这样的路可能更深更窄吧。具体分析上,夏洛蒂的各种二元矛盾的揉拧和从前读《简爱》一样,感到比较压抑,更喜欢《呼啸山庄》部分的分析。
评分劳动与教养问题是英国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独特的视角,也可以引出“劳作”主题在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体现。勃朗特姐妹在小说中设置的大多都是农村场景,在空间上远离经济中心,处于生产制度变革的边缘,某些体现社会变迁的因素是作为隐匿的背景设定出现在罗切斯特、希斯克利夫身上的。伊格尔顿这本书借用戈德曼的同构理论,分析了勃朗特姐妹小说中人物身份在微型结构中游戏般的转换,但在揭示庄园经济同资本主义体系的关联上,我还是觉得后来莫莱蒂的方法更有效。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生于1943年,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出版著作超过四十本,代表作有《权力的神话》(1975)《批评与意识形态》(1976)《文学理论:导论》(1983)《批评的功能》(1984)《美学意识形态》(1990)《理论之 后》(2003)《理性,信仰,革命》(2009)《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2011)《文学事件》(2012)《激进的牺牲》(2018)。凭借深厚广博的学识和独树一帜的批评,伊格尔顿不论在文学研究者还是爱好者那里,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译者:高晓玲,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译有《文化与社会》。
这三姐妹踏出约克郡教区那片文明飞地,进入无人保护的世界,她们被迫成为家庭教师,把自己所受的教育作为商品兜售。她们身上记录了文明与粗蛮的冲突、教养与劳作的冲突、自我表达与自我压抑的冲突,无处不彰显出社会存在的新形式。
这是当时我所写过的最有理论雄心的一本书,尽管它关注的是经典作家,但我觉得它在理论上是有突破的。
——特里·伊格尔顿
-------------------------
《权力的神话》是英国著名批评家伊格尔顿关于勃朗特姐妹的几部为人所熟知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谢莉》《教师》《维莱特》《艾格妮丝·格雷》的解读。伊格尔顿从小说文本和勃朗特姐妹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家庭环境出发,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和她们所处的社会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勃朗特姐妹生活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也即从田园牧歌式的浪漫主义,向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转型的时代。一方面,身为牧师的女儿,她们有机会接受体面的教育,却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家庭教师,寄人篱下;另一方面,当工业革命正在她们家的门口如火如荼地展开,大规模的劳工运动也就此复兴。这种时代的交替在她们身上留下明显的烙印,“对异见者既同情又恐惧,对当局既心存不满又满怀敬仰”,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她们作为中低阶层在转型时代所特有的一种摇摆立场。
站在新时代的端口,在迈向城市化的英国社会里,人们正在学习新的感受方式,压抑、顺从和形塑自我;人们也有新的主体模式,既热情不断又挫折不断,既孤立无依又聪明自立,此般分裂式的处境在她们的小说中有充分而自由地展现。
当然,勃朗特姐妹的个性迥异,这也造就了她们的小说内容的不同发展趋势。相比夏洛特·勃朗特的“适度妥协”,艾米丽·勃朗特的性格则更显“激烈决绝”,正如他们的主人公在《简·爱》和《呼啸山庄》中表现出来的一样。
本书于1975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当时这种把作品放到作家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去看的眼光还是独到而先锋的。哪怕是经历过1968年巴黎文化运动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权力的神话》也还是一种不成熟的构想,犹如政治疾风中的一芥稻草。到了1988年再版时,这本书引起了众多人的重视,女性主义者已开始批评伊格尔顿的作品忽视了勃朗特姐妹的性别特征。2005年又出了30周年纪念版,伊格尔顿在序言中坦陈女性身份的特质确实应作为重要因素考虑在其中。
怎样给一本很“评论”的评论写评论呢?首先大概要有对于“评论”本身的知识储备。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我依然停留在新维多利亚小说的阶级想象这里。历史小说的阅读,可能不用那么关注“阶级”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的表现,而更多是关心这个“阶级”的概念如何...
评分伊格尔顿在评价《呼啸山庄》时将结局那个结合了教化与理想的片段称作“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妥协”导致的“美学上的失策”,叙述者洛克伍德走近正屋,瞧见两个本应在希思克利夫的阴影下互相仇恨的孩子,好似在玩什么教师与学生的过家家游戏。希思克利夫死了,山庄的未来似乎正变得...
评分怎样给一本很“评论”的评论写评论呢?首先大概要有对于“评论”本身的知识储备。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我依然停留在新维多利亚小说的阶级想象这里。历史小说的阅读,可能不用那么关注“阶级”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的表现,而更多是关心这个“阶级”的概念如何...
评分伊格尔顿在评价《呼啸山庄》时将结局那个结合了教化与理想的片段称作“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妥协”导致的“美学上的失策”,叙述者洛克伍德走近正屋,瞧见两个本应在希思克利夫的阴影下互相仇恨的孩子,好似在玩什么教师与学生的过家家游戏。希思克利夫死了,山庄的未来似乎正变得...
评分怎样给一本很“评论”的评论写评论呢?首先大概要有对于“评论”本身的知识储备。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我依然停留在新维多利亚小说的阶级想象这里。历史小说的阅读,可能不用那么关注“阶级”在当时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的表现,而更多是关心这个“阶级”的概念如何...
勃朗特姐妹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