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6日在埃文河畔的英格兰小镇斯特拉特福受洗,是富商约翰·莎士比亚和他的妻子玛丽·阿登的第三个孩子。据推测,少年时期的莎士比亚就读过斯特拉特福文法学校,并在那里学习了英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但历史学家不能确定莎士比亚具体的出生日期。

1582年,莎士比亚与安妮·哈撤韦结婚。这对夫妇在1583年有了女儿苏珊娜,两年后又有7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在1585年到1592年期间,莎士比亚住在伦敦。在那里,他先是当了一名演员,后来成为了剧作家。他的剧团即国王剧团,经常在环球剧场表演,莎士比亚是该剧场的股东之一。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一些诗歌和大量的十四行诗。1611年,他离开剧场喧嚣的生活,归隐于斯特拉特福镇,住在镇上的第二大房子里,成为了一名乡绅。这之后,莎士比亚度过了5年平静的生活于1616年4月23日去世,葬于斯特拉特福的三一教堂。从他的时代到现在,莎士比亚一直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出版者:大众文艺出版社
作者:[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品人:
页数:303
译者:朱生豪
出版时间:2008
价格:22.00元
装帧:其他
isbn号码:9787802401679
丛书系列:莎士比亚作品集
图书标签:
  • 莎士比亚 
  • 戏剧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外国文学 
  • 朱生豪 
  • W.Shakespeare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中丹麦王子为父复仇的故事取材于丹麦史。《哈姆莱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梁实秋的序,朱生豪的译、兰姆姐弟的改编,名家的评说,经典的插图,汇聚了莎士比亚的悲喜表情,有史以来文字版莎剧的最完美呈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雨果曾经说过:“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是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哈姆莱特》里找到自己的影子,他就是这样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评分

国庆看了一部哈姆雷特,浅利庆太版。除了舞台设计上的改变,在台词和表演上是非常尊重原著的,而就算极简主义的舞台设计也给观众留下大把的关注台词的时间。但我发现,整个剧场的观众一晚上都在昏昏欲睡。Mush开场前就提醒我会很困,而我完全是抱着接受经典文学再教育的心态来...  

评分

莎士比亚所使用的早期现代英语读起来还是挺难的,今天终于读完了《Hamlet》,随便写一点想法。 Marxists对于“幽灵”都不会陌生。宣言的第一个名词是“spectre”(“specter”),此外戴锦华老师的《后革命的幽灵》一文也与该意象有很大关系。不过我之前对《后革命的幽灵》中的...  

评分

国庆看了一部哈姆雷特,浅利庆太版。除了舞台设计上的改变,在台词和表演上是非常尊重原著的,而就算极简主义的舞台设计也给观众留下大把的关注台词的时间。但我发现,整个剧场的观众一晚上都在昏昏欲睡。Mush开场前就提醒我会很困,而我完全是抱着接受经典文学再教育的心态来...  

评分

《哈姆雷特》作为经典的悲剧之作,人们对其悲剧性的探讨由来已久,而这其中就有现实、性格和命运三个方面的悲剧。   哈姆雷特悲剧的开始,来自于现实的种种,父王的死亡、叔父篡位、母亲改嫁,现实的残酷彻底粉碎了他的理想与信仰,他从一个“快乐的王子”变成了一个“...  

用户评价

评分

哈姆莱特到今天, 一定会患有拖延症的.... 最后那场戏要不是他自己中毒要挂报仇这事了肯定还得拖下去到死都没有改犹豫这毛病. 有点张无忌的感觉. 我觉得哈姆莱特和奥赛罗有时候挺像的,是两个性格相反的对立面.

评分

与卞之琳译本一起读的,相比少了很多脚注,让精彩度低了不少。当然不定是这个版本的,只是译者是朱生豪。

评分

感觉朱先生的翻译尚有可完善的地方,名家的评说甚是启发,不过装帧的页码错误让人不可理解。

评分

不得不说,该剧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出色。摘引几位名人对于哈姆莱特的评价:他所忧郁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么做(黑格尔);认识责任之后的意志软弱(歌德);哈姆莱特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但只是不能向那个对他做了杀父、夺位、娶母这些事情的人复仇——因为此人之所作所为其实是实现了哈姆莱特压抑已久的儿时欲望(俄狄浦斯情节)(弗洛伊德)。个人挺喜欢116页“生存还是毁灭”那一段(众口所誉,自不消说),136页伶人所唱之歌(宣誓与背誓),和187页哈姆莱特所谓“蛆食腐尸,不辨贵贱”一段。

评分

与卞之琳译本一起读的,相比少了很多脚注,让精彩度低了不少。当然不定是这个版本的,只是译者是朱生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