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傢和詩人,世界最傑齣的大文豪。莎士比亞齣生於英國沃裏剋都斯特拉特福鎮的一個商人傢庭,七歲上學,十六歲時因傢境貧睏而輟學。二十二歲時他離開傢鄉獨自來到倫敦。最初在劇場裏看馬、做雜役,1588年前後開始創作劇本。 莎翁一生寫下瞭不可勝數的劇本和詩歌,流傳下來的有三十七部戲劇、兩首長詩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的主要成就是戲劇,被同時代的戲劇傢稱為“時代的靈魂”。而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其十四行詩也被稱為奉獻給世界的“不朽的絕唱”。 1616年,莎翁逝世。巧閤的是,他的生卒同為4月25日。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頗受歡迎的一齣戲。它的內容備受爭議,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劇作傢的立場︰到底這齣戲是反猶太人,還是揭露基督教徒的偽善?除瞭種族與宗教的問題值得深思外,我們還看到瞭童話般的愛情、婚姻與友愛的衝突、冷血的殺人算計……。這些情節透過莎翁的巧妙安排和生花妙筆,成為一齣精彩動人的好戲,歷久彌新。
本書特色
本書為國傢科學委員會經典譯注計畫之一。
譯者簡介
彭鏡禧
臺灣新竹縣人,國立臺灣大學外文係學士及碩士、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在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研修。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外文係主任、戲劇係主任、文學院院長。現為該兩係教授,並兼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
近年齣版莎士比亞相關作品包括《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齣版中心,2004)、《哈姆雷》(臺北:聯經,2001)、《發現莎士比亞:臺灣莎學論述選集》(臺北:貓頭鷹;2000,2004)。
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戏剧是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阶段1590——1600年,在英王伊丽莎白的统治下,国泰民安,政治、经济都出现繁荣状态。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幸福理想,反对封建和宗教,莎士比亚在这个阶段对人文主义理想充满了信心,于是以历史...
評分剧中描写威尼斯一位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嗣女鲍西娅求婚,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 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一见钟情,但安东尼奥的货船却遇险未...
評分 評分《威尼斯商人》一直以来都被大家称作是莎翁的四大喜剧之一,几乎剧中的所有角色都以喜剧结尾:安东尼奥的三艘商船满载而归,巴萨尼奥与鲍西娅、葛莱西安诺与尼莉莎终成眷属,就连叛离自己父亲的杰西卡也和他的恋人罗兰佐继承了夏洛克的全部财产。唯独 夏洛克,那个靠放高利...
無法否認,當中運用的文字技巧很高妙(指書中列齣的原文)。 但從這書領悟一道理,就是不能以現代眼光觀看(除非站在文學批評角度),不如不會看齣個悲劇與喜劇,隻看看齣一陣火。
评分劇情上來說是讀過的莎劇裏很有意思的一篇。諷刺瞭當時的很多社會現象,反猶太這點倒是挺有偏見的,不過曆史背景來看無可厚非。皆大歡喜的結局也反襯瞭夏洛剋的孤獨
评分我覺得還是諷刺基督徒。安東尼奧為巴薩尼奧舉債並陷入麻煩,很像是跑吧美樂斯的那個梗。
评分我覺得還是諷刺基督徒。安東尼奧為巴薩尼奧舉債並陷入麻煩,很像是跑吧美樂斯的那個梗。
评分無法否認,當中運用的文字技巧很高妙(指書中列齣的原文)。 但從這書領悟一道理,就是不能以現代眼光觀看(除非站在文學批評角度),不如不會看齣個悲劇與喜劇,隻看看齣一陣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