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学人江竹虚先生的遗作,由《五经源流变迁考》和《孔子事迹考》两部合璧而成。前者主要以“时代”、“传授”和列朝列代的“主导流变”来表达;后者则以“时代”、“先世”“入仕”、“讲学,乃至”周遊“删述六艺”、“晚景”、“影响”等十八章来陈述自己对经学发展的认识,却不失对经学研究的历史感;尊重孔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和作用,但还是保有着一份不苟同于“尊圣卫道”的旧学窠臼的自持。因而,本书也许现代人重新注视孔子、关七经学的不可忽视的读物。
近見學熹(實名黃曉峰,後換用馬甲:XXZXX,新近又換馬甲: Ooi9)在“豆瓣讀書”舉報江竹虛《五經源流變遷考》涉嫌抄襲錢基博《經學通志》,頗有時空錯亂之感。何以言之?舉報乃法律行為,理應向司法機關提告,“豆瓣讀書”乃學術園地,學熹先生找錯了地方,可謂“空間”錯位...
评分近見學熹(實名黃曉峰,後換用馬甲:XXZXX,新近又換馬甲: Ooi9)在“豆瓣讀書”舉報江竹虛《五經源流變遷考》涉嫌抄襲錢基博《經學通志》,頗有時空錯亂之感。何以言之?舉報乃法律行為,理應向司法機關提告,“豆瓣讀書”乃學術園地,學熹先生找錯了地方,可謂“空間”錯位...
评分黃曉峰何許人也?他自稱原想報考歷史專業,結果被彔取到“現當代哲學”專業攻讀馬列。看他的畢業論文:“論列宁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論与實踐。”就知他所學与傳統文化毫不相干。他不具備古籍閱讀能力,當時沒錄取他到歷史專業,是正确的。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招搖撞騙到[上海古...
评分黃曉峰何許人也?他自稱原想報考歷史專業,結果被彔取到“現當代哲學”專業攻讀馬列。看他的畢業論文:“論列宁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論与實踐。”就知他所學与傳統文化毫不相干。他不具備古籍閱讀能力,當時沒錄取他到歷史專業,是正确的。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招搖撞騙到[上海古...
评分据上海图书馆文化名人手稿收藏馆某领导介绍,2010年前後,大陆国学名家後人在台北有一次聚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某院士到会对大陆国学研究现状作了点评。该院士在会上力荐江竹虚<五經源流变迁考•孔子事蹟考>。会後,文化名人手稿收藏馆某领导与该院士进行单独交流。回沪後,...
很好
评分补标,这本是我上个学期在图书馆一个偏僻角落发现的,当时真是觉得好极了。
评分仅需诗部分
评分可惜缺乏足够的经学意识,整体范式依旧是五四学人模式。说孔子以前未有“经”名,乃用今文,然叙述各经顺序乃是用古文说,一说经书为政教之义,不见微言。一说经学文史之义乃是新学。总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学史论著,而是在朦胧的现代与传统之间对古典的现代叙述,让人读起来很是迷惑。不过其中有段话说得好:“居今日而欲探索春秋以前之历史文化,学术思想,舍五经而惟一甲一骨,一器一物,一碑一石之是求。……道在近而求诸远。”
评分《五经源流考》大致沿袭了章实斋“六经皆史”的路子,然于周孔之间,则独尊孔子。《孔子事迹考》比之于宾四先生的《孔子传》,少一分简净,多一分细密,唯考证孔子生平本诸左氏传及崔氏《考信录》,多疑《史记》之说,或可商榷。此书大致作于六十年代,彼时旧学之统绪多已断灭,能逆时代风气而成此编,老一辈学人之功力与学养可见一斑。然其文稿多毁于文革,仅余此编存世,惜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