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剧本《军官》、《我的祖国,俄罗斯》,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漫长的一天》以及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和《军官们》,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等。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瓦西里耶夫的成名作。小说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五名苏联女兵在列宁格勒北部山林中,与十六名训练有素的德国空降兵英勇作战的故事。这部中篇小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描写了五名年轻淳朴善良的苏联少女在战时的经历。德国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少女当了高射炮手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献出了短暂的宝贵的生命。小说讴歌了少女的纯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这部小说在中国是相当著名,我借到的这个版本是1978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小小的一本册子,很薄。前面有一篇现在读来很有趣的文章,是北京卫戍区某部两个军人写的评论,叫做《“瓦斯科夫精神”是何等货色》。他们批评这部作品的出发点是因为小说得到了苏修统治集团的领导人勃列日...
评分真是的故事向来都有它自己的引力,有它自己魅力的散播方向。非常有名的一部小说,但其中的所有人,都提前步入了必然。看完之后心会很沉,战争,从来都不只是男人的事,而女人,往往比男人更能诠释血泪。
评分 评分迎向黎明,朝露轻抚你的伤。 一路跋涉,疲惫压在你肩膀。 忍着伤痛,阳光仿佛也冰凉。 何所追寻?前路到底在何方? 何时终了?此途到底有多长? 你可知,这连绵征途就起始于我的故乡。 你可知,置身迷雾如坟场,一旦失足从此长眠在异乡。 矢志不渝,不怨那命运无常;真心可鉴,...
评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从女性和战争的视角展开,这群本不属于战场、有着温柔的天性的女子,与流血、残杀联系到一起时,就让人格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曾经引起国人轰动的这本书而今看的人已经并不多了,可是我很喜欢这本书。 喜欢作者这种观察战争的视角,这些女性不是死在宏...
骄傲的冉卡~
评分你唯一热爱战争的地方,就是战争与你无关。
评分新版的比老版贵上两块钱。两个小时不到就读完了。是很不错但是读得这么快总觉得买得很不值得。描写德国鬼子有些偏颇。德国人也有战友情谊,不可能那样。
评分上课偷着看的好紧凑紧张
评分“战争的日月,自由的日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