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雨果几乎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克伦威尔》等。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部《奥德赛》式的伟大史诗,一部悲天悯人、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不朽之作。
《悲惨世界》(套装上下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Les Miserables.
把上次买的《新悲惨世界》的dvd翻出来看了看,乌玛·瑟曼在里面演芳汀,其他人不认识。就叫乌玛版吧。 看了很不高兴,瞎改。最重大的失误是结尾。让沙威在冉阿让面前自杀,然后冉阿让欣喜地走向自由。 最喜欢的还是原来的法德意版,有上译配音的那个,非常忠于原著(我觉得比原...
评分把上次买的《新悲惨世界》的dvd翻出来看了看,乌玛·瑟曼在里面演芳汀,其他人不认识。就叫乌玛版吧。 看了很不高兴,瞎改。最重大的失误是结尾。让沙威在冉阿让面前自杀,然后冉阿让欣喜地走向自由。 最喜欢的还是原来的法德意版,有上译配音的那个,非常忠于原著(我觉得比原...
评分 评分冉阿让,男,1770年左右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姐姐的抚养长大成人。25岁那年,他成为了一名树枝修建工,“代行父职,协助支撑家庭,回报姐姐的养育之恩。”如果一切正常,他将想很多同伴一样,每日辛勤劳动,“挣得25苏”的收入,养活姐姐一家。这样的日...
评分多年后重读,我才发现,原来沙威才是悲惨世界中最悲惨之人物。 冉阿让不是,纵然他有十几年牢狱之灾,在警察的追踪之下到处藏匿,从顶尖富翁沦为超级穷光蛋,但他不是。他是一个不公正世界中被不公正对待的人物,他是第一男主角,但他不断进行自我救赎。他总是给自己一个存在于...
冉阿让 珂赛特 警察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滑铁卢战役 因为偷面包而来的十几年的牢狱生活 很多年了 记得还挺清楚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不应该按照上中下的方式分 应该按照“故事卷” + “背景卷” + ”议论卷“的方式分册 以便于读者品鉴
评分1. 鸿篇巨著 翻译比书里的人还惨 2. 好像回到了猎枪必会开火的童年 3.奥德赛一样 救赎的史诗 4. 音乐剧真的 改编 非常出色 把一个庞大的世界 浓缩到 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上 (歌词和音乐 不赘述了)5 书对心理变化过渡得更合理 6 相比革命青年 更喜欢 finale 冉阿让死后 的那段歌词 合唱团 渐强的声音 是对这个世界美好愿景最真切的呐喊 。 音乐剧和电影 都在小说的基础上 很好的抓住了这个煽情的点 末章在书中一笔带过的两个角色 音乐剧加了芳婷 电影甚至带进了主教 7. 马德兰的故事读完了 读了8年。
评分是她在初中的时候送给我的,大概会珍藏一辈子。无论是她的心还是雨果的文字,在我心中,皆是永恒。
评分这不是浪漫派,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写作者的耐心和浪漫、人道情怀,可以在耐心的读者那里变化成令人震撼的心灵浪花。我说耐心,是因为雨果用大段的铺陈仔细描写了他的故事所涉及的几乎所有历史细节。滑铁卢战役始末以及十九世纪初巴黎的下水道是此类篇章中最为精彩的,但可惜我有时间压力,其中的很多段落只能一翻而过。这样的巨型史诗般的写作方式,我不知道现在我们还能在哪儿见到。冉阿让的传奇故事让阅读者心潮起伏、为其命运担忧,但是他作为一个有独立主体的虚构人物,完成了在现实中少有人能够完成的自我救赎,而照耀他的星光来自于他自己的心灵,那颗被卞福汝大主教所点亮的心。这样的书应该在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候读到,因为它将是一束照亮人生之路的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