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華爾茲,1924年6月生於美國密執安州安阿伯,1950年和195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分彆獲得政治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等校任教。曾擔任美國對外政策委員會委員、美國政治學會會長等職,並榮獲“詹姆斯·麥迪遜政治科學傑齣學術貢獻奬”。1994年退休,為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政治學係終身榮譽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人、國傢與戰爭》(1959),《對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國際政治理論》(1979)。其中《國際政治理論》一書自齣版以來便被譽為“當代經典”,迄今為止是國際關係學界影響最大、引用率最高的著作。
本書通過縝密的邏輯演繹,將先前的國際關係學中散亂的術語整閤到統一的理論框架中,廣泛藉鑒瞭其他學科(包括科學哲學、社會學、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成果。在書中,作者從排列原則、單元功能和權力分配三個角度界定瞭國際政治結構,認為結構是係統中的一係列約束條件,通過奬勵一些行為、懲罰另一些行為而限製瞭國傢的行為。
上次仔仔细细阅读这本书,已经是七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既由于自己对理论研究一窍不通、又由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译本译笔有些晦涩,反正看得是一知半解——既不能说自己同意什么、更说不出自己不同意什么。七年后,又拿出这本书来,发现沃尔兹的英语要比上海人民版的中译...
評分《国际政治理论》和结构现实主义 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s)在其著作《国际政治理论》中,综合第一章对规律、理论的探讨,将国际政治系统的分为了单元和结构两个独立的变量。其中结构是由三个层次构成:排列原则、功能、能力。而忽略了两个层次内容,即:单元间的互动和...
評分 評分第一章 规律与理论 要旨:「规律是发现的,真实性是其标准」 「理论是建构的,是对规律的解释」 -规律和理论处于不同的对话层次,理论只能被另一个理论推翻(“真实性”不是理论的标准) 疑问:「理论的检验第三步:对假设进行经验性或观察性检验」 那么,沃尔兹仍然把客观事实...
囉嗦。理論推演精彩之處全被拖遝的贅述所掩蓋。兩百頁的書得刪一半。
评分陳嶽說為瞭教學方便,經常要把理論大傢的觀點極化,其實他們本人一般沒有教科書上那麼偏激。不過這本書錶明,華爾茲本人確實夠偏激的~
评分毒舌犀利沃爾茲
评分復習!評分僅代錶個人喜好 即伊給窩帶來的痛苦度或愉悅感..
评分我需要學的還有太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