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
本书其实就是《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这份编者不详的非官方文件,其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与日本外务省编纂的《日本外交文书》所收录“会谈要录”多有歧异。其中一个明显的纰漏就是,文件中屡次使用“中国”一词,例如“中国之都察院”,“中国素未准备与外国交争”,“中国战...
评分本书其实就是《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这份编者不详的非官方文件,其历史真实性值得商榷,与日本外务省编纂的《日本外交文书》所收录“会谈要录”多有歧异。其中一个明显的纰漏就是,文件中屡次使用“中国”一词,例如“中国之都察院”,“中国素未准备与外国交争”,“中国战...
评分《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不著撰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派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本书即是当年议和时双方问答之节略。从行文上看,著述者似为当时中方随行人员。今版编...
评分这是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么? 这是大臣与大臣之间的谈判么? -------------------------------- 小伊:几日不见,来聊聊嘛。 小李:好好好…… (老母安好?现住哪儿?云云……) 小伊(掏刀子):小弟最近血拼了一阵(真的是血拼,别问跟谁),手头紧,兄弟支援点吧,一万...
评分《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不著撰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派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本书即是当年议和时双方问答之节略。从行文上看,著述者似为当时中方随行人员。今版编...
想起高中历史老师讲这段时说的话,弱国无外交
评分相当给力的一本书
评分读这段历史,总是让人承重的。割膏腴之地,赔巨额之款,中疲而东振,可悲可叹!
评分弱國無外交,伊藤如此張狂,合肥實屬不易。
评分李氏曾被恭维为东方俾斯麦,甲午后几成笑谈。其实李氏连梅特涅也做不好,又何谈俾斯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