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剋·巴科夫(Nick Barkow),1928年生於柏林。長年任職駐外特派記者,曾旅居倫敦、紐約、東京及非洲與歐洲。對匈牙利這個熱愛生活卻又深深抑鬱的小國十分著迷,特彆是《憂鬱星期天》的故事及其背後的因緣。此外也涉獵德國文學史的各項研究。
譯者簡介:
林敏雅,1966年生,颱灣南投人,颱大心理係畢業,德國特利爾心理係肄業。譯作有《小國王十二月》《黑貓尼祿》《當世紀年紀還小的時候》《巴移釣手尤納斯》、《但願我不是一隻小鳥》《會跳舞的熊》。曾四度獲得中國時報開捲年度最佳青少年翻譯圖書奬。
《憂鬱星期天》,1930年由匈牙利作麯傢Rezso Seress寫齣的一首動人樂麯。在納粹當道的二次大戰期間,世局動蕩,人心惶惶,許多人在聽瞭這首淒美樂麯,不禁動瞭輕生念頭,同時選在星期日自殺。這股自殺風潮,從匈牙利開始蔓延至歐洲、大西洋彼岸,約造成140人自殺,最後遭到匈牙利、英國等地禁播。成瞭著名的自殺聖樂。
尼剋·巴科夫以這首《憂鬱星期天》為創作靈感,撰寫成小說。
二戰前夕,納粹橫行的布達佩斯,一位叫做查波的猶太商人經營著一傢餐館,在這個熱愛生活、樂於享受的城市,他過得輕鬆而愉快。他雇傭瞭一位鋼琴師,這位氣質憂鬱、纔華橫溢的鋼琴師創作瞭一支麯子,名叫《憂鬱星期天》。精明而寬厚的查波幫助鋼琴師賣齣這支麯子
如标题所述,一段声色传奇,告诉你一段婉转于乐曲背后的故事而已 把它建立于一种对于美好的向往。引用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死亡有张漂亮的脸,生命有时却丑陋不堪。”我们向往的美好与生活不一定即是矛盾。然而生活总是不断得浸泡着各种无奈,轻笑一下 合上书 我有自己的下午 ...
評分【第六页】 ……或者因为上次的胃酸含量…… 【第116页】 Nothing is deader than yesterday news.没有比昨天的报纸更死的东西,仿佛是说死还有比较级,更死,甚至最高级,最死。 【第147页】 如果来办一个“国骂”比赛,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国家每年都会把金牌、银牌、铜牌囊括...
評分《忧郁的星期天》本是一首钢琴曲的曲名,据说,它被创作后,有150多人听后自尽。好奇是怎样的音乐激发了怎样的情感,网上找到了钢琴曲,却不知是不是原版,如果是,则应庆幸自己不懂音乐了。不过还是度娘了一下,关于150余人因聆听此曲而自尽这件事,一些国家的政府已发表声明...
評分被称为“自杀圣曲”、“魔鬼的邀请书”的《忧郁星期天》(Gloomy Sunday),是音乐史上一段最诡谲的奇案。它不禁让人想到了《格林童话》里写到的那个哈默尔恩的彩衣吹笛人。阿巴乐队(ABBA)在一首名为《吹笛人》(The piper)的歌里曾唱道:“我们都跟随着一段诡异的旋律/我们都...
評分如标题所述,一段声色传奇,告诉你一段婉转于乐曲背后的故事而已 把它建立于一种对于美好的向往。引用文中最喜欢的一句话 “死亡有张漂亮的脸,生命有时却丑陋不堪。”我们向往的美好与生活不一定即是矛盾。然而生活总是不断得浸泡着各种无奈,轻笑一下 合上书 我有自己的下午 ...
非常非常推薦的一本書。
评分4.3
评分布達佩斯,憂鬱星期天,鋼琴師,伊琳娜(2011.11.25) 好好地一個故事,結果被搞得支離破碎的(2017.11.25)
评分與電影完全不是一個路線。很遺憾我不喜歡文字的錶述方式。
评分4.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