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
本书既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熟知的常识进行解读和剖析,又挖掘出许多新的观点,让读者见微知著,感受科技叠加式进步的魅力。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由于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控而产生的焦虑。
吴军 博士
“文津图书奖”得主
硅谷风险投资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是当前谷歌中日韩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担任搜索业务副总裁。后回到谷歌负责计算机问答项目。2014年,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丰元创投。吴军博士既有深厚的学科背景,又兼具丰富的中美高科技企业工作及投资经验。
著有《智能时代》《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见识》《态度》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内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最早是在得到app听过吴军博士科学史纲60讲,今天终于把这本书刷了一遍。这是刷的第一本书。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 万物遂成光明。 这是西方人对牛顿一生最简介的评价。也让我对牛顿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仅是科学家。就从牛顿开启你的科学之旅吧。 出...
评分吴军的又一部作品,之前在得到上已经听过音频版,内容上和之前的《文明之光》系列有很多重叠,主要是通过能量和信息以主线来把人类历史进步串起来讲一遍。算是稍新的一种视角,虽然有些地方解释的有些牵强。吴老师毕竟非专业作家,阅读流畅度上有些提升空间。总体来说这样的一本...
评分PS:因为摘抄类的书评太多,我就不写这方面了,故无剧透之处,望见谅 大年初二,疫情正在泛滥,我刚好3天前做的超皮秒,正适合躲在家安心的看书,可惜蝌蚪文的教科书着实让人烦闷,遂决定写写汉字换换脑子,第一时间,这本读了几个月的书便浮现于我的脑海,所以说此书可以一定程...
评分科技,分科学和技术两条线。技术可以自发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渐进式进步,但是如果有了科学思想的指导,技术进步称为自觉行动,技术的发展就大大加速。 从科学角度来看,第一次科学思想的成型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以古希腊为代表,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亚理斯多德.......
评分有趣的科技史。从176万年前的阿舍利手斧说起,一直说到最近的转基因、区块链、量子通信。重点是人类各种重要的发明发现的故事与科学原理。涉及到数理化、生物、医学、计算机、考古等多个学科,难得的是作者都能把相关的原理说清楚。 作者曾经是计算机科学家,行文有学术范,重...
看了一下各种点评,原来大家都这么厉害,引领未来世界靠各位了,
评分这个层次上,就叫科技通史,有点大言不惭。的确,给小学或初中生比较合适。
评分推荐~~站在科技的角度看待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吴军博士以能量和信息为线索为我们展开科技史简直太棒了~~不想看书可以听听吴军博士的《科技史纲60讲》内容一致~~
评分理工男看这种通史真的太爽了!
评分其实我也想整理一份科技史,不仅仅是技术史,还有制度史、艺术史、意识形态史及其相互影响,由于基本上已经读过主要的技术史,比如人类史、文字史、数学史、天文学的历史、计算机和网络的历史、信息简史、基因传、图画史、欧洲活字印刷的历史,作者的总结对我基本没有新增信息,以上每一本单独的历史都比这本通史厚,讲的也更深,这本通史给初学者更合适。作者讲科技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这其实是一种偏见,因为制度也是有叠加性的非常重要的力量。比如说宗教、股份制、比如会计制度、宪政、法币,等等。这些力量的作用甚至比技术还厉害,虽然制度在某些时空内会倒退,但都是可累加的,总体上都是不可逆的进步,从而推动整个人类向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