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生于维也纳,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世界心理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假想的目的论、追求卓越、自卑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他继承和发扬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观点与之大相径庭。其著作有《理解人性》《理解生活》《自卑与超越》等。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品人:华章心理
页数:244
译者:杜秀敏
出版时间:2019-4-14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116198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儿童教育 
  • 心理学 
  • 教育 
  • 成长 
  • 育儿 
  • 好书,值得一读 
  • 心理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最新·专业译版】

儿童的发展既不由天赋决定,也不由客观环境决定

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50多种语言全球发行,出版90年来持续畅销,父母和教师的案头读本

一本书破解儿童的语言及行为密码,培养心理健康、高情商、高智商的儿童

5个真实案例、15种儿童常见问题——为父母、教师揭开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

帮助教师认识、疏导儿童心理问题,帮助父母理解儿童行为,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在阿德勒看来,个体追求卓越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追求卓越的基础,就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的。因此,教育儿童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

那么,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情感、健康人格的人,这是由教育本身的社会性目的所决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使儿童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就是一个心理进化过程,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是引导儿童成长过程的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揭示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他们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适应自己的目的、自卑感和优越感如何交织与转换。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和父母们帮助儿童塑造社会情感,把对卓越的追求引到符合社会价值的方向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一个成功的婚姻有先决条件,就是其中个人心理的成熟。阿德勒在他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提到:“孩子看问题和成人不同,他们容易倾向于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的两个部分-上或下、全好或者全坏、聪明或者愚笨、全由或者全无。有些成人也有这样的对立的认知方式。那些习惯把世界分为尖...  

评分

有些书读了涨学问,有些书读了添技能,有些书读了开眼界,而有些书读了则帮你立起一道晶莹剔透的水晶墙——映照出自己灵魂的面貌,或许水晶的闪光能够指引你的未来。 阿德勒的两本书《超越自卑》和这本《儿童的人格教育》是一种走向自我的书,从中自然能够读出来知识,但恐怕...  

评分

阿德勒深受尼采理论的影响。 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  

评分

直到今年,细细算来,类似《正面管教》等各类教育书也看了十来本,各种教育孩子的书看了也不算少了,有理论,也有方法论。 但自己心中的很多问题,不仅没有找到答案,而是越来越迷惑,迷茫,感觉自己像一个旅人,知道自己要旅行,准备好了地图,行装,却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在东...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无知到有知,我们需要很多帮助,帮助从心理角度出发或许是值得期待的。

评分

有一定启发。

评分

基本的兒童教育心理知識普及

评分

暑假作业????????????

评分

从无知到有知,我们需要很多帮助,帮助从心理角度出发或许是值得期待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