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萨义德 社会学 东方学 文化研究 政治学 哲学 哲学社科 文论
发表于2025-02-23
东方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时代意义毋庸置疑,不过 literally 有点啰嗦…最有价值的是绪论和后记部分。有的案例真的很能引发共鸣,比如东方的学生趋之若鹜地投到美国东方学家麾下充当“本地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在后记中很清晰地回应了各种批评和误读:不是要打倒“西方”声援“东方”,而是根本上拒绝所有本质主义、一元化、概念化表述,对那些建立在民族文化区分基础上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与重述。
评分#提出了很多人们常常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但却应该反思的问题。最喜欢这句话:“也许如果我们能记住对人的经验的研究通常有着伦理的——更不必说政治的——后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就不会轻视作为学者的我们所做的工作的价值。对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人类自由和知识更好的标准和规范呢?也许我们还应该记住,对社会中的人的研究是以人的具体历史和经验而非学究式的抽象概括或含糊不清的规则或任意武断的体系为基础的。”东方学的失败里有当下的某些问题的影子:相较于模式化的表述,个体的经验、个体的价值、个体的人性不是更重要吗?人类什么才能学会把自己的同类(不论他是“穆斯林”还是“武汉人”)当做像自己一样的“人”来尊重?
评分200页能讲完的东西讲了400多页,直接看最后的总结和后记就好。着重讲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近东而非远东)。“东方”和“西方”都是人为建构的,文明自我身份的建构总是牵涉到对他者的建构,后记写的不错
评分非常excited!
评分discourse analysis-post-colonialism-historicizing-cultural studies 越来越体会到当代学术研究与历史研究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为了“知识考古学”。作者确实有一个strong case,很有力的展现出东方主义与帝国主义的之间的亲合力,在另一个层面上“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对于整个文化研究都很有意义。
爱德华•W. 萨义德(Edward W. Said,1935—2003),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之一。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于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和美式教育,20世纪50年代赴美就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起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代表作有:《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开端:意图与方法》《世界•文本•批评家》等。萨义德还是著名乐评家、歌剧学者、钢琴家,并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参与巴勒斯坦的政治运动,是巴勒斯坦在西方世界最雄辩的代言人。
《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书中,我相应地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部分地在认同对方。……《东方学》以对1975年黎巴嫩内战的描写为开端,这场战争结束于1990年,但是暴力与丑恶的人类流血事件却延续至今。我们经受了奥斯陆和平进程的失败。第二次巴勒斯坦人起义爆发以及遭到再次入侵的西岸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的可怕苦难,在那里,以色列使用F-16战机与阿帕奇直升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例行集体惩罚行动。自杀性炸弹袭击现象充分显现出了它所具有的可怕的破坏性,这当然没有什么比“9•11”事件及其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更骇人听闻、更具有末日预言的昭示意义了。正当我写作本文时,美英对伊拉克非法的和未经授权的入侵和占领正在进行,随之而来的则是匪夷所思的物质掠夺、政治动荡和变本加厉的侵略。这都被认为是那个被称作文明冲突的一部分,它无休无止、无法平息、不可救药。但我认为并非如此。
——引自2003年版序言
东方学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