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竹书史学价值探研

战国楚竹书史学价值探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杨博
出品人:
页数:5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13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591060
丛书系列: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学术丛书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出土文献
  • 简帛
  • 简帛学
  • 文献学
  • 古文字
  • 历史
  • 2019
  • 战国史
  • 楚史
  • 竹书
  • 史学
  • 文献学
  • 历史研究
  • 考古学
  • 文化史
  • 中国古代史
  • 学术专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史学的角度,对出土文献中战国楚竹书的史学价值做了钩沉与探讨。首章,在学界既有的史书类文献分类的基础上,对楚竹书作史料学分类,确定其史料价值判定原则。第二章,主要以楚竹书“史书”类文献“语”《系年》等的叙事与编纂为例,探讨楚竹书所反映的战国时期编撰史学之体例与观念。第三、四章,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分别考察楚竹书对于研究先秦史事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杨博,男, 1986年生,河北景县人。2015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朱凤瀚教授,2015年至2017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先秦、秦汉史的研究工作。

目录信息

序 朱凤瀚 1
绪论 1
第一章 战国楚竹书之史料内涵 38
第一节 楚竹书所具有的史料性质与史料价值判断标准 39
一、楚竹书的史料性质 39
二、楚竹书的史料价值判断标准 43
第二节 楚竹书中史书类文献所蕴含之史料 46
一、“世”:战国时人作史的框架 46
二、“书”:流传到战国的由商周档案文书改编的文献 51
三、《系年》:战国时人所作史料编纂性质之“纪事本末”式
史著 66
四、“语”:战国时流传的存故实、寓劝诫和助游谈的材料 73
第三节 楚竹书中非史书类文献所蕴含之史料 83
一、“易”:战国时流行的蕴含社会史料之商周筮书 83
二、“诗”:留存到战国的包含丰富史料之商周乐歌 85
三、“礼”:战国时人对商周典章制度、礼仪规则的总结与
推衍 93
四、“子”:战国诸子表达政治思想的私家论著 97五、“方术”:战国时期社会生活之反映 105
小结 112
第二章 楚竹书所反映的战国史学发展 115
第一节 战国时期史书编纂的史学背景 116
一、商周历史意识的体现 116
二、私家著史的兴起 119
三、史书体裁的多样 121
第二节 楚竹书与战国史书的叙事
———以“语”类史书为中心的讨论 123
一、《越公其事》的叙事平实 123
二、郑国“语”书的叙事节点 129
三、“语”类文献的叙事重复 132
第三节 楚竹书与战国史书的编纂
———以清华竹书《系年》为中心的讨论 135
一、《系年》的叙事特点 135
二、《系年》的史料来源 143
三、《系年》的史观及编纂目的 153
第四节 楚竹书与战国史学发展 157
一、由《系年》《良臣》等看战国流行的著史观念 157
二、由楚竹书所获得的对战国史学发展之新认识 165
小结 167
第三章 楚竹书所记三代史事之史料价值 172
第一节 楚竹书所记楚国史事之史料价值体现 173
一、楚国世系的验证 173
二、楚国史事的新发现 179
战国楚竹书史学价值探研三、楚王的新形象 184
四、楚竹书所记楚国史事的史料价值分类 187
第二节 楚竹书所记商代以前史事之史料价值举例 188
一、古史传说系统 188
二、夏代史事 201
三、商代史事 206
第三节 楚竹书所记西周史事之史料价值举例 215
一、西周早期史事 216
二、西周中晚期史事 248
小结 272
第四章 楚竹书所记春秋战国史事之史料价值 273
第一节 楚竹书所记春秋史事之史料价值举例 273
一、“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与郑国早期史事 274
二、管仲相齐与早期黄老道家阴谋书 276
三、“文公十又二年居狄”与晋文公入于晋 286
四、楚、吴关系中的夏姬与“州来” 290
五、晋伐中山与春秋鲜虞史事 296
第二节 楚竹书所记战国史事之史料价值举例 301
一、《系年》与战国早期史事 302
二、早期儒、墨与诸子学说的相互关系 315
三、战国时期的文化互动与社会习俗 341
小结 354
结语 375
目 录 3附录 388
一、清华竹书《系年》记事分国编年简表 388
二、清华竹书《系年》记事编年与相关文献对勘表 407
参考文献 442
一、传世典籍与注释 442
二、出土文献著录与集释 446
三、工具书、考古报告与研究概述 449
四、集刊与论文集 453
五、研究专著与论文(含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与网络发表
论文) 459
后记 54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其说是学术著作,还是说作为一本综述工具书更适合一些...作者本人的新东西,看结语部分的总结即可。而正文大部分的内容中,引文的内容又占了大部分,作为了解学界最新出土竹简的情况还是很有帮助...本书的窘境不是作者个人的原因,而是楚竹书研究本身的困境,虽然材料在不断新出(前几天正好安大简的公布),学界也经常说某篇可以改写什么...但终究是就一细微之处多增一种说法罢了。史料审查,疑古信古之争、方法论的讨论...正像作者老师朱凤瀚先生今年在《历史研究》所发讨论夏史研究文章的结语一样,先秦各方面的研究,都还需要时间...

评分

通篇以无中生有的伪简上博简及清华简里的伪史料大论特论,连史料在论述前应先对真伪考辨清楚都一无所知,通书全无任何价值可言。惜哉,学术界如此不堪啊。(刘有恒,2020,4,26于台北)

评分

与其说是学术著作,还是说作为一本综述工具书更适合一些...作者本人的新东西,看结语部分的总结即可。而正文大部分的内容中,引文的内容又占了大部分,作为了解学界最新出土竹简的情况还是很有帮助...本书的窘境不是作者个人的原因,而是楚竹书研究本身的困境,虽然材料在不断新出(前几天正好安大简的公布),学界也经常说某篇可以改写什么...但终究是就一细微之处多增一种说法罢了。史料审查,疑古信古之争、方法论的讨论...正像作者老师朱凤瀚先生今年在《历史研究》所发讨论夏史研究文章的结语一样,先秦各方面的研究,都还需要时间...

评分

通篇以无中生有的伪简上博简及清华简里的伪史料大论特论,连史料在论述前应先对真伪考辨清楚都一无所知,通书全无任何价值可言。惜哉,学术界如此不堪啊。(刘有恒,2020,4,26于台北)

评分

以史学史的角度切入战国楚竹书,从历史编纂学角度思考出土文献的史学价值。主要功劳在于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和前人研究的诸种成果,对于以传世文献为主的我个人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