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医学史出发,聚焦中西医激烈冲突、论战的近代中国社会,力图重现一段中医在西医的科学实验和一步步占据国家卫生主权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身的外感热病知识体系,来构筑一套中医式的传染病学,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医药可以发挥的空间。 作者不盲从西方理论,从传统文化中构思,创造从“重层医史”的视角出发的新研究。先铺陈出中西医论争的时代氛围,并细心地关照了近代中医在古典文献、日常生活养生抗病、医者志业和中西疾病观的对话等各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全面的视角。受现代医学影响,传统中医虽仍为民众信任,但其实有很多论述与临床技术其实是处在一种“准失传”的状态,多数中医不去重视,民众也不知道传统中医有何更强的能耐,国家投入也很薄弱,遂使传统医学的理论、技能的运用范围,愈来愈窄,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历史学研究不能与现实生活脱节,作者透过医史的研究,希望能唤醒中医们对自身体系的认识与自信,并期待更多民众与知识分子(包括现代西医与科学家)了解中医文化之价值,走出百年来“废中医”的阴影,扬弃刻板的印象,也为自己的实际治疗与日常养生,提供另外一种思考的可能性。
1976年生于台湾台北市,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历史组专任助理教授。出版过《医通中西—唐宗海与近代中医危机》、《台湾日日新—当中药碰上西药》、《近代中医的身体与思想转型——唐宗海与中西医汇通时代》等学术专书,另与其它学者合编有高中历史、大学历史经典阅读等教科书。
从作者博客摘来: http://pikuoli.pixnet.net/blog/category/3311177 版主:最近,針對拙著,分別有兩篇書評被兩份有名的期刊收錄。在此感謝評論人給予我的指教,這是非常好的交流。高學弟甚至發訊息說他只是吹毛求疵,請勿見怪。我發信給學弟致謝,畢竟學術的書藉由書評來讓...
评分古文太难,民国挺中医章太炎,恽铁樵说,中医自己99%不看《黄帝内经》。《伤寒论》看的人也少,明清两代温病学兴盛,一般也就看些清代人写的医书,还说很多老中医看了一辈子,对五脏四时什么都说不清。 后来在西医非常强烈压力下,再从源头经典找回自信,也就是书里写的”再正...
评分古文太难,民国挺中医章太炎,恽铁樵说,中医自己99%不看《黄帝内经》。《伤寒论》看的人也少,明清两代温病学兴盛,一般也就看些清代人写的医书,还说很多老中医看了一辈子,对五脏四时什么都说不清。 后来在西医非常强烈压力下,再从源头经典找回自信,也就是书里写的”再正...
评分绪论中,作者皮国立交待了什么是重层医疗史:融合专业医学和社会生活两个维度的历史书写,也叫内史和外史的融合。说实在的,我觉得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样貌却不好看。为何?一方面,书中大量对中医术语的援引非内行看不懂,书中间杂的对当时社会风俗、制度的描...
评分从作者博客摘来: http://pikuoli.pixnet.net/blog/category/3311177 版主:最近,針對拙著,分別有兩篇書評被兩份有名的期刊收錄。在此感謝評論人給予我的指教,這是非常好的交流。高學弟甚至發訊息說他只是吹毛求疵,請勿見怪。我發信給學弟致謝,畢竟學術的書藉由書評來讓...
医学版的托古改制和中体西用。现代医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以及更晚近的病毒)之后医疗能力突飞猛进,不仅发展出来一套适合现代城市华工业化的大规模公共医疗体系,也在个体治疗能效果和医学理论阐述等方面跟中医拉开差距。民初中医在铁证如山的细菌学说面前无法再忽视,于是选择的道路是回溯经典,并且试图证明,西医的细菌学说确实正确但不妨碍中医继续沿用六气四时的理论,细菌说为六气四时理论提供证据支持而非将其彻底推翻。在两者疗效不相上下且西医资源严重匮乏的时代,这种理论不像今天听起来那么荒诞不经。个人对农村西医资源其实很感兴趣,在西医强大的攻势下中医依然没有消失的原因很可能就在此。民末废除中医一度立法,但在新中国初期形势逆转,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医疗资源匮乏所以毛从经济角度不得已考虑启用广泛散布在农村赤脚医生。
评分讲的挺不错的,作为中医学生一直困扰于中医病名、治病方法、对气的认识这些问题,基础课程里也未涉及这些争论。看下来还是有收获。1 伤寒重视六经辩证体系。此区别于西医病因说 2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致病因素虽不如细菌明确,但或许能将外感与自身正气联系起来。3温病学过于江湖气(慢慢体会),还是要重视伤寒论的经典地位 4那么代人努力了看上去还是没什么发展,难道还要禁锢于伤寒温病争论中吗,发展又该向何处呢
评分以消毒灭菌为切入点比较中西医在实践层面的异同。以小见大,值得推荐。
评分近代中医试图以气论对抗细菌学说的努力失败了,不过这一过程促使了中医文献的再正典化,强化了中医热病知识体系的对内认同。
评分哀其不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