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

乌莎•戈斯瓦米( Usha Goswami),剑桥大学认知发展神经科学专业教授,剑桥教育神经科学中心主任。曾获英国心理学协会颁发的斯皮尔曼奖和为奖励阅读障碍方面的研究而颁发的诺曼•格斯温德-罗丁奖。著有《威利-布莱克威尔儿童认知发展手册:第二版》(2011)、《认知发展:大脑的学习》(2008)等。

序言作者

陈美龄,教育学家,歌手,作家。于多伦多大学社会儿童心理学专业获本科学位,于斯坦福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公开大学荣誉顾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亲善大使等,活跃于中国、日本、美国等地的教育领域。育有三子,先后都考入斯坦福大学。已出版各类著作90余本,《50个教育法》和《40个教育提案:把快乐带回给香港学生》中阐释的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乌莎·戈斯瓦米(Usha Goswami)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吴帆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76929
丛书系列: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牛津通识读本 
  • 儿童心理学 
  • 教育 
  • 心理 
  • 认知科学 
  • *南京·译林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出生到青春期,当代儿童的养育问题引发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本《儿童心理学》以可信、前沿、易读的方式,讲述了童年期的依恋、学习和社会认知。乌莎•戈斯瓦米教授重点阐释了以下观点:安全依恋可以促进自我理解的发展;婴幼儿在学习语言、思维和推理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语言及道德等方面的复杂能力,以及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儿童的学习受周围环境(如学校、家庭、同龄人等)的影响;儿童之间的友谊对于心理发展极其重要。

乌莎•戈斯瓦米教授探究了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的心理,利用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语言发展和逻辑推理等关键问题,突出了童年期“安全依恋”的重要性,分析了学习的过程。儿童逐步增强对周边世界的理解,语言和道德理解等复杂能力也随之发展。儿童与同龄人的关系为何对于心理发展尤其重要?儿童如何以及为何发展成现在的样子?现阶段的发展为成人期奠定了怎样的基础?这些家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关心的问题都能通过《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获得解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

评分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

评分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

评分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

评分

基因对一个人的影响没有那么绝对,而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大。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家,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熏陶和勤学苦练,好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擅长音乐的人。一个先天大脑发育迟缓的人,只要环境足够滋养,比如父母、托儿所、学校甚至社会给予...

用户评价

评分

避免对儿童和他人的意图进行恶意推断,会让他们产生敌意归因思维;假装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心理思维,这是理解社会的微观游戏; 惩罚和过于严厉的管教会让儿童产生反社会心理

评分

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精彩的结论或者事例

评分

简述

评分

最近收尾许多书,这本感觉是理论+心理学实验+分析。内容一般般,没有特别难懂但也没读的很轻松。我没有孩子,只是从中找到很多自己身上的点,如果将来有幸能有自己的孩子,可以避免我受到过的那些伤害就好了。

评分

核心观念是照料者对儿童有很多后天心理影响。 将心比心的母亲会将婴儿的行为解读为婴儿心理状态的延伸。这种“将心比心”的态度能帮助婴儿学着理解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在解释人们的行为时所起的作用。擅长了解他人心理特征的幼儿也更擅长理解他人针对自己的行为。这意味着,儿童关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否重要的“内在工作模式”,取决于父母或照料者真实的行为以及有意的行为。如果幼儿的行为总是被照料者认为是恶意的,他们也就会将他人的中性行为看成是故意敌对的。这些发展出敌对归因偏差的儿童,有发展出严重反社会行为的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