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之细道

奥之细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松尾芭蕉(1644-1694)

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十九岁开始俳句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861年改称“芭蕉”。他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俳圣”。在日本文学历史的地位,可与紫式部比肩。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之细道》、《嵯峨日记》、《猿蓑》等。

郑清茂(1933-)

1933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为专精汉、和文学之知名学者。译有《平家物语》(译林出版社,2017)等。

川濑巴水(1883-1957)

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作为日本“新版画运动”复兴的领军人物,在一生中共创作了600余枚版画,堪称近代风景版画第一人,被誉为“旅情诗人”“昭和之歌川广重”。川濑巴水为创作版画而到处写生,足迹踏遍全日本及美国、朝鲜等地。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松尾芭蕉
出品人:中国国家地理
页数:296
译者:郑清茂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315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松尾芭蕉 
  • 日本文学 
  • 日本 
  • 诗歌 
  • 俳句 
  • 郑清茂 
  • 散文 
  • 2019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日本古典文学瑰宝

纪行文学鼻祖之作

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传世经典

全新图文版

≈≈≈≈≈≈≈≈≈≈≈≈≈≈≈≈≈≈≈≈≈≈≈≈≈≈≈≈≈≈

媲美杜甫之“俳圣” ❀松尾芭蕉

日本风景版画大师 ❀ 川濑巴水

台湾翻译家、日本文化专家 ❀郑清茂

梁文道 推荐译本

≈≈≈≈≈≈ ≈≈≈≈≈≈≈≈≈≈≈≈≈≈≈≈≈≈≈≈≈≈≈≈

品芭蕉之禅意俳句

赏巴水之细腻风景

五个月 两千四百公里 徒步日本岛东北地区

万物流转 人生如旅 浮世 梦醒 半路无形

一起行走“奥之细道”

感悟漂泊人生哲思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摘自《时代周报》 作者:李恒生 1689年,俳句大师松尾芭蕉带着徒弟河合曾良从江户(今东京)深川出发,游历本州中部、北部,沿途风景激发师徒二人的诗情,让芭蕉在这趟旅程中写下不朽名作-《奥之细道》(又译为《奥州小路》 );全长约2400公里的“奥之细道”也因此而闻...  

评分

李白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而诗思不断,佳作频出。杜甫也曾壮游华夏,诗才诗情得以激发。羁旅行役,历来是中国诗人的诗歌题材。而俳圣松尾芭蕉也因一部《奥之细道》,名动东瀛,传为佳话。 《奥之细道》,又译《奥州小路》,是松尾芭蕉偕弟子出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的游记,...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确实很有文采,读起来特别舒服,还有里面附带的插图十分精美。先赞一个。 但是有问题: 一 我觉得翻译的时候不应该把原本是注释的东西也添加到译文里。比如第八页《室八岛》的部分,“为誓曰,如有不贞,当被焚为灰烬。”这句,就是原文中没有的。译者为了让读者理...  

评分

摘自《深圳商报》 作者:卜大道   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圣。他最著名的俳句是《古池》:“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另一种翻译是:“寂寞古池塘,青蛙跃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一般公认芭蕉的风格就是“闲寂”。《古池》够闲寂的了。   松尾芭蕉(1644~1694)这个名字,...  

用户评价

评分

只能两分,一分给原作,一分给川濑巴水的画

评分

书做得很美,能感受到爱书之人之所以喜欢书的理由。川濑巴水和奥之细道这个文字真配啊!但是原谅我没有看完文言文又竖着排版的文字,所以这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本川濑巴水的画册。

评分

雅驯的文言译文,幽静的川濑巴水版画,都好。郑清茂为《奥之细道》作注,其学识通博与巨细靡遗,与周作人为《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枕草子》等作注相近(且注释篇幅均多于原文),也有些区别:前者是学者作注,后者是学者兼作家作注,都很严谨,旁征博引,惟后者时时带入随笔笔法,摇曳生姿,生出文字的趣味来。

评分

注释很细,但是正文看得让人想学日语。原因有二,一是有的地方感觉可疑,二是译文今古杂糅,不少类似古风体。引一段:【见有放牧之马。恳求于刈草男子,虽曰一村夫,却非不通人情之辈。“如之何而可耶?此处草原,歧路交错,过客初来乍到,往往迷入歧途,不能无虑。然则,可骑此马,至马停蹄处,放回可也即以。”其马借之。有小童二人,随马后奔走。】另外,“即以”当属下句。P.77、85、221、263、271,句末标点错行。

评分

书做的很好,插图好看,有书香,文句大抵也佳,注也佳。只是怀着见一个飘逸的俳人的心情翻阅,终于没怎么见着。看注文,有些个地方芭蕉夸大其辞,我想这要么是写旅行记的通病,要么就正是其“飘”的地方,一如李白,只是这些地方的神情也未见分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