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1925-1970),日本作傢。本名平岡公威,生於東京一個官僚傢庭。1949年發錶長篇小說《假麵自白》,確立作傢地位。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海》第四捲《天人五衰》後自裁。一生共創作40部中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及18部劇本。代錶作品有《虛假的告白》、《潮騷》、《春雪》、《誌賀寺上人之戀》、《金閣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作品錶現齣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
三島由紀夫的成名作,發錶於1949年,中篇小說,通過倒錯的內嚮型自白來對內心進行理智的探索,從一種社會心理的壓抑齣發,來對抗傳統的道德、秩序和價值觀的束縛。作品的特色在於內外交錯、不拘泥於事實,完全憑主人公的意識軌跡構成。
作品首先敘述“我”的齣生和傢庭狀況,而後將讀者引入“我”五歲時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進而描寫“我”青春期大膽的心理。“我”對天生的孱弱感到羞愧,戀慕強健而富於野性的體魄,立誌進行精神上的自我鍛煉,但肉體的成長總令人不滿。戰時,“我”懷著嘗試戀愛的心態接近異性,終於和同學之妹園子戀愛,但卻因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而導緻關係結束。戰後,園子與彆人結婚,但“我”卻試圖仍與她偷偷約會,嘗試完全捨棄肉欲的精神戀愛。
在三岛先生的自白里,他是一个不道德的存在,但他给我极致的美的撞击。道德的意义早已从太初有道,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如今的道德,被儒家托为顺应人伦的社会道德,而非顺应天道的德,与美渐行渐远。最初,它们是多么的合二为一。因为顺应自然的,不就应该是美的吗? 这种假...
評分 評分如果要将人分2种的话,那可以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比如,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骗人的和被骗的等等,不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世界上存在两种人,一种倾向于被净化,另一种倾向于被浊化。因此同样是世间的事物,他们被感染到然后塑造出的性格也会截然不同。就好像走进一养老院...
評分看三岛由纪夫的《假面的告白》时瞥到一句话:你在放荡的孤独中闪光。顿时有如被针扎到手指,一丝尖锐的疼痛带来的隐约快感。放荡的孤独,一如某时某地歇斯底里的张狂,带有纵情和不计后果的气味。我迷恋这味道。 孤独是人生命中的一种恒定状态,它一直存在,只是时间越久远,...
評分这是三岛的自传。 七八年前曾读过此书,如今尚能找到当年我在豆瓣上给它写的短评:同性恋的心理世界。 当年的我还相当无知,对男人和他们的欲望了解甚少,因此很多小说的很多情节难免稀里糊涂一知半解。这本书也是如此。比如关于三岛的ZiWei的描写:在血与死亡的幻想中走向高潮...
本來就很光怪陸離的內容,被唐月梅這麼一翻,直接怪力亂神魍魎魑魅群魔亂舞瞭,真的遲早要被逼得去學日語。大概唐先生以為自己這樣翻更能體現齣三島由紀夫的“不正常”吧。
评分原作四星半然後就又是唐月梅的問題瞭,能感到那種情節發展中即將呼之欲齣的力量而這力量卻中途衰減怎麼都找不到,無奈隻能將這都歸罪於翻譯。迴到作品,關於生命力的妒忌,和那種陰暗又輝煌的感情,期望劇烈的戰爭和摧毀的那種心理,注定失望的等待自己想象中的快樂和對絢爛的渴望到絕望。三島最後的死,好像對自己生命孤注一擲的嘗試,企圖用壯烈的行為得到壯烈的心,他大概失敗瞭吧。真是懦弱而可憐,在我看來,自白一書是在用性取嚮來覆蓋且企圖解釋他那顆本多的心。偏偏我看穿瞭把戲卻還是很愛他,這種核心黑暗的領域,懂的人都懂。
评分看得有點想吐,這是為什麼
评分“我是詩人,摘去畫皮就是俗人,再摘去畫皮就是詩人,再摘去畫皮就是俗人,再摘去畫皮就是詩人。我是怎麼也剝不見核心的洋蔥。”三島在符號學和藝術美學的運用上可謂高手,而若沒有生命中切實的經曆和離經叛道的想法,是無論如何也寫不齣這本書的。
评分字字句句都精緻地很 肉欲上傾嚮男人 靈魂上愛著女人 但其實所愛的形象都是自身完美形象的投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