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斯波六郎(SHIBA Rokuro,1894—1959),日本汉学泰斗,广岛大学教授。时人以“京都的吉川幸次郎、东京的仓石武四郎、广岛的斯波六郎”三人并称。在《昭明文选》研究领域贡献卓著,被誉为日本“选学第一人”,撰有《﹤文选﹥诸本之研究》《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陶渊明诗译注》等书。小尾郊一、冈村繁等日本汉学家皆出其门下。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斯波六郎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280
译者:刘幸
出版时间:2019-10-10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3248872
丛书系列:新史学译丛
图书标签:
  • 文学 
  • 日本汉学 
  • 文学研究 
  • 海外中国研究 
  • 日本 
  • 古典文学 
  • 文学史 
  • 汉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为日本汉学泰斗斯波六郎的代表作,选取“孤独感”这一关键词,遵循时代顺序,对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细密的解说。尤为重要的是,斯波六郎通过细腻的文本解读,以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对不同作家风格殊异的“孤独感”进行了对比,并且阐发了中国文学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的过程。附录《中国文学中的融合性》通过中日文学对比,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质进行了深入阐发,是一篇备受赞誉的佳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佐藤利行(广岛大学) 初读此书时,我还是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研究室的本科生。那个时候,在中国文学研究室,文学方面有横田辉俊副教授,语言学方面有古田敬一教授、森野繁夫副教授等几位先生。 原子弹爆炸之后,广岛沦为一片废墟。斯波六郎博士到这里来赴任,担任广岛大学...  

评分

其实在读此书前半本的时候,对于斯波六郎是有些轻微不满的,的确我知道这是由课堂讲演速记整理成的著作,其本质属于通俗读物,未必讲得特别深,但前十四章还是给人一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其时我自己读此书时,也正在被寂寞的孤独感折磨,而浮浅急躁,可能就此错过了...

评分

佐藤利行(广岛大学) 初读此书时,我还是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研究室的本科生。那个时候,在中国文学研究室,文学方面有横田辉俊副教授,语言学方面有古田敬一教授、森野繁夫副教授等几位先生。 原子弹爆炸之后,广岛沦为一片废墟。斯波六郎博士到这里来赴任,担任广岛大学...  

评分

2014年10月,我刚到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就遇上了学校图书馆举办的“斯波文库”藏书展。广岛大学斯波六郎名誉教授辞世后,家人将他平生购藏的汉籍,共计9720册,捐赠给学校,构成了今天广岛大学图书馆里最为珍贵的“斯波文库”。2014年3月,斯波先生家人又将...  

评分

其实在读此书前半本的时候,对于斯波六郎是有些轻微不满的,的确我知道这是由课堂讲演速记整理成的著作,其本质属于通俗读物,未必讲得特别深,但前十四章还是给人一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其时我自己读此书时,也正在被寂寞的孤独感折磨,而浮浅急躁,可能就此错过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草草翻过。典型的日式文评风格,对文献和语言有着敏锐的把握(向选学大佬鞠躬),论陶渊明拙与化以及杜诗的自我意识表述有精见。附录涉及汉语思维非线性及由之而来的言外、对句、譬喻、用典诸特点与启先生《汉语现象论丛》有相合之处。足见语言的直观感受力的重要。(再次向选学大佬鞠躬)

评分

喜欢这本书,所选诗歌诗人贴近心灵。

评分

草草翻过。典型的日式文评风格,对文献和语言有着敏锐的把握(向选学大佬鞠躬),论陶渊明拙与化以及杜诗的自我意识表述有精见。附录涉及汉语思维非线性及由之而来的言外、对句、譬喻、用典诸特点与启先生《汉语现象论丛》有相合之处。足见语言的直观感受力的重要。(再次向选学大佬鞠躬)

评分

北师大出版社的“新史学”译丛在岁末年初引进出版的一本上佳小书。作者斯波六郎在日本专治《昭明文选》的研究。在本书当中,他充分发挥了日本中国研究学者精于考据和文本细读的功力,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诸多代表性文学作品里的孤独感,以通俗化的语言予以充分解读。作者的解读,既立足于文本的历史语境本身,又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以一位跨越时空的读者的身份,跟上述作品作者展开对话交流。这本书问世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之后,而作者长期在广岛工作生活,特殊时代和地域背景下的心灵感悟,加深了作者对于中国古人笔下孤独感的同理心与切实体验。本书既可以作为上述文学作品一个侧面的导读作品,也可以作为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的独立作品阅读。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

2020年的第一本,内容有趣且清晰,尤其喜欢讲陶渊明、杜甫和李白的章节。对从《诗经》开始的到李白作品中“孤独”这一主题的梳理,读者大致可以感觉到对“孤独”的表达方式的变化以及孤独内涵的变化,最可爱的是后记中斯波说此书是“鸡肋”之作,真是太谦虚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斯波原来和吉川是同学!吉川已经读过好多本了,希望读到更多斯波的作品,比如他在这本书里提到的研究陶渊明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