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同情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社会学 心理学 道德哲学 哲学 无处安放的同情 全球化与道德 伦理学 全球化
发表于2025-02-02
无处安放的同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看懵了
评分这次的武汉,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只能听见远方呼唤,看不到脚下的哀鸿遍野。
评分读不懂。。期待下次再见
评分应景又有趣。湖北外对湖北的注视,中国对日韩美意等的远观,对远处的同情可以让无视身边的内心得到虚妄满足,而某些地域却连虚妄的同情都不想满足,急着对远处批判,来削弱直视自处的糟糕境地。 “为了人民的福祉,就必须经常欺骗他们。”
评分读不懂。。期待下次再见
【英】汉宁·里德(Henning Ritter) 著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周雨霏 译
德意志日本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特聘讲师。研究方向为20世纪德国社会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莱比锡图书奖得主经典哲学著作;20余位欧洲哲学家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四个著名思想实验,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著名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汉宁·里德生于1943年的西里西亚,父亲为明斯特的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Joachim Ritter)。他曾在柏林自由大学学习艺术史、哲学与古典学,翻译出版卢梭作品集,在六七十年代西柏林的知识分子圈子里颇为活跃。虽然汉宁·里德没有选择从事学术研究,甚至未取得学位(除了汉堡大...
评分无处安放的同情,只不过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全球,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
评分哲学类得书籍总是比较烧脑,不过在疫情期间看这本书,引发了更多具体的思考。我们总是对灾难报以同情,却不愿意在平日生活里就承担起身边的义务。无处安放的同情心不过是安逸之于流浪间的落差衍生出来的自我满足,越是遥远的同情越是能通过虚妄的脑补带来更大的虚荣感,当全球...
评分作者:京京读书会书友 于洪海 《无处安放的同情》這是一本關於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實驗探尋叢書,作者是德國作家漢寧•里德(Henning Ritter),周雨霏譯著,由南方出版傳媒廣東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 一天在廣州京京讀書會的微信群裡發現了《无处安放的同情》的新書推薦,感...
无处安放的同情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