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茂男(1928- 1999),日本著名记者。东京出生,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1952年进入共同通信社,历任社会部记者、次长、编委,1988年退休。1958年获第一届日本记者会议(JCJ)奖。1974年因系列报道"啊,繁荣"再次获JCJ奖。1983年,因长年的新闻报道活动和作为新闻记者的高声望,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1984年"日本的幸福"系列获日本新闻协会奖。1993年岩波书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斋藤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他终身关心弱势群体,敢于暴露社会黑暗面。斋藤认为,“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现实,光用所谓冷静客观的观察是无法准确捕捉的。记者必须越境进入弱者的状况中,只有彻底站在弱者的立场和视角上来观察世界,我们才能接近情况的本质。必须自觉'中立、公正、客观'等常识的虚构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记者”来形容斋藤茂男,认为他是全日本最符合新闻记者形象的人。他作为业界榜样至今依然受到许多年轻记者的仰慕和怀念。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两个不同的升降电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这样错开了……”
看似光鲜的幸福家庭背后,却是无尽的寂寞和空虚。这些日本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平凡主妇,她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速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痛苦,这痛苦里有无尽的等待、无助的寂寞,还有无能为力的忍受。不想在临终时为“我这一辈子都在干吗?”而懊恼,试图活出自己的妻子们,她们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书是著名记者斋藤茂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描写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社会问题的经典之作。出版后跃居当年畅销书第一名,并长期居于畅销书榜首,后被岩波评为"了解现代的100册非虚构作品"之一。
今天早上kindle的锁屏广告推荐了一本书《坡道上的家》,是那个很多人表示“看不下去”“气死了”的日剧的同名小说,宣传语写“她是妈妈,是妻子,是女儿,但她更想做自己。” 蔡康永曾经吐槽“做自己”这件事,他说,很多口口声声想要做自己的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
评分特地查了“思秋期”的意思:从成年人到老年人的过渡时期,命名为思秋期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妻子们的中年生活”?,那些孩子上学、职场晋升,赡养老人的问题在中年时期消失,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原本的夫妻问题就暴露出来了。6女主的婚姻本质问题就是缺少了男女对等的沟通,...
评分还记得编辑倩桑给我发来《妻子们的思秋期》介绍时,我就决定接下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倒不是因为我是“妻子们”之一,是我对纪实类题材一向有浓厚兴趣。这也是我喜欢看《纪实 72 小时》的热情大过追日剧的原因,真实的生活,往往比虚构的残酷,显得更残酷。 作者斋藤茂男,日本一...
评分韩国小说(包括同名电影)《82年出生的金智英》也许是有史以来男女评价分歧最大的一部作品,这部因为精准呈现了东亚地区根深蒂固、习焉不察的男尊女卑现象而激发了女性观众深刻共情的作品,在不少男性观众看来,却是无聊矫情、小题大做,刻意挑起两性矛盾。这或许是因为既得利...
评分因为是妻子们,所以是“思秋”;而原来妻子们也会“思秋”啊。斋藤茂男尽量客观地笔触构造出一副1960-19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发展期的成功男性们背后的不断坠落的女性——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反映出的是从明治到大正的性别观、家庭观和民族观的延续,在昭和时期被极速崛起的经济大国的照妖镜反射出道德的恶劣,教育的缺失,问题重重。这种在现在看来“落后的一塌糊涂”的观念仍然是不限于工薪中产家庭的集大成,也不限于日本。很多女性发出了“如果没有结婚,人生会丰富多彩的吧”。我们现在,真的是踩在前人的尸体上啊。女性独立,不是一个天生的命题。需要争取,需要争夺,甚至需要革命。
评分因为是妻子们,所以是“思秋”;而原来妻子们也会“思秋”啊。斋藤茂男尽量客观地笔触构造出一副1960-19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发展期的成功男性们背后的不断坠落的女性——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反映出的是从明治到大正的性别观、家庭观和民族观的延续,在昭和时期被极速崛起的经济大国的照妖镜反射出道德的恶劣,教育的缺失,问题重重。这种在现在看来“落后的一塌糊涂”的观念仍然是不限于工薪中产家庭的集大成,也不限于日本。很多女性发出了“如果没有结婚,人生会丰富多彩的吧”。我们现在,真的是踩在前人的尸体上啊。女性独立,不是一个天生的命题。需要争取,需要争夺,甚至需要革命。
评分因为是妻子们,所以是“思秋”;而原来妻子们也会“思秋”啊。斋藤茂男尽量客观地笔触构造出一副1960-19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发展期的成功男性们背后的不断坠落的女性——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反映出的是从明治到大正的性别观、家庭观和民族观的延续,在昭和时期被极速崛起的经济大国的照妖镜反射出道德的恶劣,教育的缺失,问题重重。这种在现在看来“落后的一塌糊涂”的观念仍然是不限于工薪中产家庭的集大成,也不限于日本。很多女性发出了“如果没有结婚,人生会丰富多彩的吧”。我们现在,真的是踩在前人的尸体上啊。女性独立,不是一个天生的命题。需要争取,需要争夺,甚至需要革命。
评分经济高速发达的社会真的是适于生活的社会吗?它需要一个人或一个家庭付出哪些高昂的代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表面光鲜亮丽的家庭主妇如何为日本的经济腾飞牺牲了自己的人生,熬过漫长的思秋期?斋藤茂男不愧是名记者,一眼看穿了日本社会发展的沉疴痼疾:女性为了生儿育女、完成妻子的职责,不惜牺牲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而在外打拼的丈夫不仅不领情,更不知道自己也是高速运转的社会碾过的一颗尘土。八十年代的日本,放在今天的中国,也是一记响亮的警钟了吧。
评分why women kill? 非常好读但显得略浅的纪实文学。过于聚焦在家庭层面分析忽视社会影响,总觉得专栏写作的特殊性影响了内容的专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