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隐忧

现代性的隐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1931— )

享誉世界的加拿大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在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和哲学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曾担任牛津大学齐切利社会与政治理论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文理学院外籍名誉院士,现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休教授。主要著作另有《行为的解释》《黑格尔》《黑格尔与现代社会》《自我的根源》《哲学论证》《今日宗教种种》《现代社会想象》《世俗时代》等。

···

【译者简介】

程炼,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出版者:
作者:[加] 查尔斯·泰勒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程炼
出版时间:2020-10
价格:45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234859
丛书系列:现代人小丛书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成为你自己!”——用个人主义的本真性追求,对抗现代社会的忧虑

···

【内容简介】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怀抱本真理想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最伟大的挑战的时代。

···

面对现代个人主义的困境,西方思想界的争论由来已久,也从未停息。但泰勒试图在这场“口齿不清”的混战中另辟蹊径。他通过分析批判两种流行的误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探讨如何才能恰当地理解和维护个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于从幻觉与误会中拯救这一现代性的伟大成就。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

【编辑推荐】

◆“现代人小丛书”系列是著名的公民知识普及小书,体量、开本小,所涉及的论题经典、深刻,但内容并不艰涩,适合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形式上,该系列的书稿都是由演讲稿转变、修改而来,文字上保留了口语的一些特征,读来亲切、不艰涩;内容上,该系列囿于篇幅,没有在某一领域内深究,而是通过举一反三、以小见大的方式,精辟地点出问题所在,留给读者思考空间,其中多伴随有丰富的事例与有趣或深刻的故事。

◆作者查尔斯·泰勒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在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和哲学史等领域卓有建树,曾担任牛津大学齐切利社会与政治理论讲座教授。1986年当选美国文理学院外籍名誉院士,现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荣休教授。主要著作另有《行为的解释》《黑格尔》《黑格尔与现代社会》《自我的根源》《哲学论证》《今日宗教种种》《现代社会想象》《世俗时代》等。

◆查尔斯·泰勒在本书中探讨了当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特点: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统治,以及人们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无助感。他指出在这些问题背后有一个真正值得挽救的道德理想——本真性。泰勒认为,在面临当代社会的窘境时,全盘否定这个道德理想和完全沉湎于这个理想的低级实现形式都是错误的,人们并非无能为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擎倾情做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转引了18、19世纪一个研究者的话说,体力劳动最好,强身健体,所以古人身体倍儿棒,很少患病;但是脑力劳动不行,读书人的脑子先硬化,而且动脑子只能选择那些直觉就能懂的,超出直觉之外、让你的大脑神经紧绷,你就会虚弱、死得快。我已经说过,这个...  

评分

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书,不亚于《希绪弗斯神话》和《我与你》,查尔斯•泰勒致力于为迷茫时代中的人们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西方价值的崩溃,始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祛魅”,在现代性到来之前,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被动地生活,因为世界无法给他们清晰的反馈,太多的神秘缠...  

评分

评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存的多元化时代。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涵: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法制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人类生存状态的都市化;文化的个性化。真实性是西方世界自进入现代...  

评分

查爾斯·泰勒在《本真性的倫理》中提到當代社會充滿了三個巨大的隱憂: 1、個人主義 2、工具性的理性 3、在政治生活中的無助感 而與此三者相對應的是: 1、意義的喪失和道德倫理的缺憾 2、目的的晦澀 3、自由的喪失 當我們極大地推崇個人主義,奉行個人的生活方式,過分地...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容给4星,翻译太烂减1星。烂到有的语段我尝试翻译成英文再理解都比中文的译文好理解…

评分

我们对人的平等的真正理解,绝不能仅仅基于对差异性的包容,而一定会有一个差异性的合理性之外的理由,这个理由是一个共同的视域。

评分

“自我”首先处在整体的关系结构之中,个人“嵌入”一个宇宙秩序整体中,并根据在其中占据的恰当位置,来获得自我的认同、行为规范、价值感和生活意义。由此,现代个人主义无疑是浅薄的;但仅仅将其理解为自私放纵,则忽略了“自我实现”背后关于本真性的严肃理想。“忠实于自己”的观念,不应被与“肆无忌惮的非道德性的欲望”混同。 Anyway 任何一个试图为开放关系、不婚不育等等“个人主义”生活方式辩护的人 都应该认真吸纳一下“本真性是一种严肃的、与内在道德感保持接触(attachment)的理想”这个论点?

评分

53页,disengaged rationality译成“抽离式理性”不太好理解,不妨参考把disengagement译成“不处身”,强调身心二分可与该部分后面谈论的inwardness呼应。70页的Poutine其实就可以翻译成肉汁干酪薯条,与其前面的“牛排与薯条”岂不般配?horizon和last man的译法,正文与导读的译法不一样,我更倾向后者。

评分

本书是泰勒这本著作简体中文第三版,之前版本的译名为《本真性的伦理》。内容源自泰勒在加拿大梅西讲座上关于“本真性”的演讲。在祛魅后的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盛行的当代世界,泰勒呼吁我们克服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观论与肤浅乐观的放任主义对本真性的误解和滥用,重新发现“本真性”这一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通过恢复我们对内心真实的道德接触,重建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