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告别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4-12
我们不会告别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各种阿赫玛托娃译本中个人感觉最舒服的
评分个人最爱的译本。读了她的诗集之后,彼得堡就不仅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勃洛克的,更是阿赫玛托娃的城市了。她不曾写明她对彼得堡的爱,但她“把它研磨,糅碎,又碾成粉末…躺身其中,融入它的生命”。正如她不曾专门写历史,但人们可以从她的诗中走过一个时代。
评分愛 死亡 絮語 柔軟的灰敗 你和故鄉
评分放在床边数月终于读完 不能原本复诵这些音乐性的诗句属实可惜。重复、简单的意象很多,默念涅瓦河,涅瓦河,感到自然随记忆源源涌入身体。是“我与火焰、风、水……有一笔无法理清的账”,是“从狡诈的生活汲取少许,从寂静的深夜汲取全部”。战争流离的句子中看到《士兵之歌》和《雁南飞》里姑娘的双眼,然而“我如何与这重担一起生活,人们还称其为缪斯”。
评分书店看完,再次证明我没有诗情画意。
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著名女诗人,在国际诗坛享有极高声誉。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1910年组建阿克梅诗派,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一战”、十月革命、肃反运动、“二战”等重大事件。早期抒情诗简洁微妙、朴素神秘,后期诗歌承载整个民族的苦难,沉郁厚重。
董树丛,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俄罗斯诗歌。
作为一个在诗歌创作上孤独执着的修行者,阿赫玛托娃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善于用极短的句子去表达最丰富的的情感。无论是《幻觉》还是《念珠》,抑或后面的组诗《安魂曲》等,在一个接一个精准的词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激情、欢愉、伤痛、虚无甚至分裂。复杂的人性隐藏在作者生动的笔下,它们既隐讳又显现,既陌生又熟悉,像悲伤的人在喃喃自语,像无助的人伸出双手在自己拥抱自己。
本书从作者的《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车前草》等诗集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抒情诗百余首,另收入诗人经典组诗《安魂曲》《献给逝者的花环》等,全面展示阿赫玛托娃不同时期的创作概貌,读者可从中窥见其早期“室内抒情诗”的哀婉细腻、平中见奇,及后期创作的厚重悲怆、深邃辽远。
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评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评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评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评分文/董树丛 一 1965年,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在千余字的《简略的自述》中轻描淡写般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其语言之简洁、语调之平缓、履历似的疏离,仿佛在请读者尽量去忽视她漫长的生涯和跌宕的经历;仿佛她坎坷的命运,她遭受的磨难,都是寻常。 出身敖德萨名门世家,...
我们不会告别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