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02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社会学科普?知识普及性读物。 好看。虽然第二部分有点难 太多的人,太多的经典,太多的观点,但真的可以列一个想读list。。至于长书评。我需要酝酿酝酿。。
评分2021读的第一本书。该书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史,其二是中国社会变迁。学科史部分蛮有意思,社会变迁部分描述得很宏观,读起来有点像报告的形式,这本书算是大佬多年研究成果的展示吧。
评分议题范围比合著的《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窄很多,更多历史叙事。前12章可观,几乎没有官话,关键问题说的干脆明白。 摘录: 总之,我国现阶段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分配结构不公和社会基础结构不合理。从而,因分配不公造成的社会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不调整这些社会结构而单靠再分配,难以有效解决问题。256 理论分析和社会实践都表明,分配差距过大与过小一样,最终都会导致社会整体效率的损失。无论何时,把效率与公平公正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只有公正而没有效率的制度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其公正;只有效率而没有公正的制度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其效率。可以说,本身不具备公平公正品质的制度,或者不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公平公正的制度,迟早会失去其社会正当性和合法性,其结果是,要么制度本身被校正被放弃,要么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271
评分尽管书中的部分文章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了,但许多结论至今仍未过时,点出的某些问题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最后,感谢李院长的书给我社会法论文以启发(手动狗头)
评分点到为止的感觉很强,什么都想谈到但是什么都没怎么谈到。第四章到第八章在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里有一模一样的,我寻思这么裁缝的话不如你把钱退给我一点。这书快50呢,不便宜
李培林,男,1955年5月生,山东济南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出国留学,1984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硕士,1987年获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过去的现代化理论逻辑中,现代化从来都是与西方社会相联系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东方现代化”的可能性问题。特别是中国等大国的兴起,不仅会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形成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东方现代化”道路。所以说,“东方现代化”不完全是一个具有地域规定性的概念,它应当包括所有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经验的发展道路。本书对“东方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以中国的经验为例探讨了东亚社会现代化的路径与经验。
这个标题一打眼就让人好奇,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中国社会,一般人很少有底气在一本书里讲清楚这两件事。但毕竟是李老师的书呀,大师还是大师。阅读体验五颗星。就算是非常反感学术化语言的人也可以顺利读下去,一节接一节,时间线从远至近,关注的事物也越来越实际,相信读到最后...
评分初拿到本书,笔者也和许多乍一看标题、一看封面就却步的人差不多,觉得,会不会太过专业,又会不会太过刻板无趣,毕竟不是社会学专业出身,如果是以普通读者身份,会不会被专业性过强的书籍直接劝退,而且毕竟好书无贱价,若是看不懂未免肉疼。 !!!大家还请放心!笔者已经亲...
评分社会学在中国最早被称为群学。 所谓群学,不仅仅是对传统概念和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偏好,更是荀子思想的一种延伸。“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 文章题目取自中国社会学的先驱者严复先生,于1897年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 翻开此书时距离我研究生毕业已经...
评分初拿到本书,笔者也和许多乍一看标题、一看封面就却步的人差不多,觉得,会不会太过专业,又会不会太过刻板无趣,毕竟不是社会学专业出身,如果是以普通读者身份,会不会被专业性过强的书籍直接劝退,而且毕竟好书无贱价,若是看不懂未免肉疼。 !!!大家还请放心!笔者已经亲...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