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里维耶,杀害了我的母亲、妹妹和弟弟

我,里维耶,杀害了我的母亲、妹妹和弟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法]米歇尔 ·福柯(Michel Foucault)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王辉
出版时间:2021-4-1
价格: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69449
丛书系列:思想剧场
图书标签:
  • 犯罪
  • 悬疑
  • 心理惊悚
  • 家庭悲剧
  • 自白
  • 黑暗文学
  • 伦理困境
  • 精神疾病
  • 成长
  • 回忆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案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

里维耶就是那中心、那沉默,被卷入医学和法学的机器中。人们把他翻译到另一种语言,然后使他沉寂了。——米歇尔·福柯

1835年,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村庄里,一位20岁的青年皮埃尔·里维耶冷酷地杀害了他的母亲、18岁的妹妹和7岁的弟弟。然后,在狱中,他写了一本回忆录,为整个可怕的故事辩护。

米歇尔·福柯在研究19世纪精神病学与刑事司法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了这个案件。他收集案件的相关文件,包括医学和法律证词、警方记录和里维耶的回忆录,编辑出版并在书中做了精彩阐述。

他指出,里维耶案发生时,正值法国许多行业争夺地位和权力之际,医学权威在挑战法律,政府各部门在明争暗斗。法学和精神病学话语都试图将里维耶自己对其行为的描述笼罩在各种权力关系中,将他的声音边缘化为弒亲者或疯子的声音。

福柯对该案的重构,是一次对疯狂、正义和犯罪观点来源的精彩探索。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他以其无比渊博的学识、才华横溢的文笔、惊世骇俗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权力分析与社会理论、新文化史、刑罚史、身体史、性史、女性主义与酷儿理论,以及文学与艺术批评等各种时代思潮。其主要作品有:《古典时代疯狂史》《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等。

目录信息

目录
译者前言
编者前言
导言 / 米歇尔·福柯
第一编 档案
一、 犯罪与逮捕
二、 初审
三、回忆录
四、 法医学诊断书
五、 诉讼过程
第二编 笔记
一、 动物、疯子、死亡 / 让-皮埃尔·皮特、让娜·法威
二、众人讲述中的谋杀案 /米歇尔·福柯
三、从轻情节 / 帕特利西亚·穆兰
四、弑君与弑亲 / 布朗迪安·巴盖-克里格
五、皮埃尔·里维耶的平行人生 / 菲利普·里奥
六、 医生与法官 / 罗贝尔·卡斯特
七、理性的断续 / 亚历山大·丰塔纳
附录一 法律术语表
附录二 医学术语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世纪的一桩弑亲案引发了福柯及其弟子的兴趣,他们在其中发现了有关司法与医学的话语机制问题。 读这本书之后我恰巧读了朱迪丝.N.施克莱的《不正义的多重面孔》,想到可以从何为正义的角度对这本书做一番讨论。 何为正义 何为正义?是否在司法体系范围内的规则和秩序就是我们...

评分

20岁的里维耶,在一个期待已久的下午,直接且残暴地砍杀了他怀有身孕的母亲、他的妹妹、以及他十分怜爱的弟弟。他会自杀的,他也是这样做的,自杀也是他百般期待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他亲爱的父亲,饱受母亲欺扰的父亲,杀掉他心爱的弟弟,是为了使他的父亲永不原谅...  

评分

20岁的里维耶,在一个期待已久的下午,直接且残暴地砍杀了他怀有身孕的母亲、他的妹妹、以及他十分怜爱的弟弟。他会自杀的,他也是这样做的,自杀也是他百般期待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他才能拯救他亲爱的父亲,饱受母亲欺扰的父亲,杀掉他心爱的弟弟,是为了使他的父亲永不原谅...  

评分

19世纪的一桩弑亲案引发了福柯及其弟子的兴趣,他们在其中发现了有关司法与医学的话语机制问题。 读这本书之后我恰巧读了朱迪丝.N.施克莱的《不正义的多重面孔》,想到可以从何为正义的角度对这本书做一番讨论。 何为正义 何为正义?是否在司法体系范围内的规则和秩序就是我们...

评分

【作者简介】王辉,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1999年9月-2003年6月 西北大学 管理科学与哲学系 哲学专业 哲学学士;2003年9月-2006年6月 南京大学 哲学系 外国哲学专业 哲学硕士;2012年9月-2014年8月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哲学系 联合培...  

用户评价

评分

(意外地发现这本书是在加缪-局外人出版以后才出的)所谓“人”的概念是个人造物,意思是在遵循强加在你这个阶层上的行为准则/道德之后,你被定义为人。反之,你是个白痴或怪物。给里维耶定罪的羞愧之处在于,他本身是被社会视为虚无的底层阶级,审判时却用底层人的常见标签(白痴、冷漠、缺少理性)来解释他的“残暴本性”。对于审判而言,法官们竭尽全力把他定位为一个本性残暴的反社会存在,医生则有一半认为他患有单狂症,但证明他是个疯子本身带有不确定性,所以审判本身的不可确定性就显露出来了。我觉得后半本《笔记》就是想说明无论从医学还是法学领域,在当时,都无法从根本上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并由此合乎逻辑地给他定罪。(而加缪笔下的默尔索在后期被审判时,主要是单向突出了法官判他有罪的荒谬)

评分

《疯癫与文明》的案例分析版。里维耶的疯癫和理智就是一种知识权力的写照,他的行为、写作不仅仅是对自我经历和动机的陈述,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成为了一种法律和医学权力的角力——它使得医生、法官和主体之间的话语的新交换成为可能,他们在各自的观测点上试图在“观察者所能把握到的观察关系”中理解和阐释“这个疯子”的所作所为,从而获得一种确定的可以掌控的知识,并以此证明自身的权力。读书笔记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里维耶的行为瞄准的是秩序,因此他必须被认定为一个疯子;叙述是如何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一劳永逸地包括了所有规范化的细节;家庭与等级制度的关联;叙述是为了阐释而营造的一种编码。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一切又都是虚假的,正如海登·怀特不无诗意所说的那样:“正是叙事让我们安然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上。”

评分

犯罪主体的成形

评分

家庭悲剧一出。“我们知识的对象实际上只能在观察者所把握到的观察关系中表现出来。”(第3页)福柯辨识、誊写、分析皮埃尔·里维耶的生活,呈现出该案件的复杂性。配合福柯的传记看,关注福柯的“author”理论,有利于了解福柯对个体及其叙事的拯救。 #可以改成一本书。

评分

犯罪人思想扭曲,头脑混乱,对他父亲打他母亲觉得是理所当然,对他母亲骂他父亲深恶痛绝。他的整个世界与别人完全不同,用各种自我洗脑手段合理化自己的恐怖世界,有的人的意识世界真的是深渊……他杀死弟弟的理由是希望父亲因此怨恨他,不会因为他犯罪而难过,简直是自我合理化的巅峰之作。所以,所有在世人眼中的坏人,在自己的眼中可能都是高尚的好人,即使犯了杀人的罪行也觉得自己是好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