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ZHONGYANG广播电视总台CGTN主持人,主任记者
2011-2019年任央视驻美国SHOUXI 记者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士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硕士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LINGXIU”
太和智库研究员
驻美期间负责报道BAIGONG、国务院和中美关系,现场报道了多次中美元首会晤。 一对一专访百位政商学界LIUXIU,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务卿克里、美国前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拉加德等。亲历2012年、2016年两届美国总统大选和2014年、2018年两届中期选举。
世界各国之间的舆论博弈赛日益激烈,新闻现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围追堵截,作者驻美八年对此了然于胸。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作者结合八年驻美报道经历和大量政治人物专访经验,定量分析了数百篇西方媒体涉华报道,解构西方媒体的话语体系,揭示了西方塑造和抹黑中国的手法,并通过回顾与西方专家“南海辩论”现场,分享专访基辛格、克里、赖斯的幕后细节等新闻现场,让读者感受媒体现场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窥见西方叙事的虚伪与偏见。
最后,作者对于中国的发声方式,以及对抗西方话语、构建中国话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思考,比如用西方熟悉的表达技巧,讲述中国故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和西方的对话常态,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感受世界各国之间的话语权较量。
编辑推荐:
基辛格称他是个“思维缜密”的提问者
水均益说他是“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很头疼的记者”
CGTN主持人 青年偶像 王冠 力作
用青年人喜欢的方式,为您讲好中国故事
“睿智”“霸气”,熟练的英文赢得世界侧目,
有思想,有逻辑,有技巧,让全球听得清,听得懂!
起底西方媒体运作真相,知彼才能知己
定量分析百篇美国媒体涉华报道,鲜血淋漓,
犀利揭示西方抹黑中国六大套路,发人深省。
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客观评估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进入新的战略周期,两国关系何去何从,精彩分析,让你醍醐灌顶,
如何打破西方屏障, 让中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答案令人震惊!
王冠,央视驻美首席记者,是第一位获得“亚洲青年领袖“的中国记者。看过他舌战美国专家的视频,对他从容自信的谈话风格印象深刻。多年在一线与美国的对话经验,促使他写下了这本《让世界听懂中国》。 有幸收到签名版,立刻认真通读了一遍,信息量丰沛,但王冠文笔简练且极富逻...
评分知乎有一个很火的问答:中国为什么在国际上越来越强硬?最高赞的回答是:当他们可以揍你的时候,他们连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都觉得麻烦。当他们反复派军机侦查你的时候,证明他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当他们用舆论攻击你的时候,证明他们靠打架已经很难占你便宜了;当他们跟你坐在谈判桌...
评分中国红大背景、黄色梦想阶梯和黑色粗体文字的耀眼搭配,醒目经典,喜气奔放,又不失沉稳,隆重却不失韵味的扉页七个大字《让世界听懂中国》,彰显东方民族的本色风采! 王冠,名如其人,拥有众多励志青年的头衔王冠,经历过数次与大国外交的激扬辩论交锋,在所见所闻、收敛内心...
评分2016年8月,有一场辩论上了微博热搜。 中方代表王冠,以精准又渊博的学识、条理清晰的头脑、沉稳从容的笑容,赢得了广泛好评和众多粉丝。 关注新闻的人,提到王冠,都挑大拇指。 他曾多次报道中美元首会晤。还报道了2012年、2016年两届美国总统大选和2014年、2018年两届中期选...
评分出人意料的精彩好书,作者是央视英文频道驻美国多年的记者,因为在RT台用熟练英语舌战群霉而成为网红,事实上网红这个称谓实在是有损作者的水准与层次,因为通过这本书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的出色才华与宏大视野,相当令人刮目相看,看待西方既不盲目敌对,又不一味阿谀艳羡,而是在掌握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了完全的平视与透彻洞察,整本书没有套话也没有废话,都是值得思索的干货:深入解析了西方敌视中国的话术伎俩,又启迪了中国软实力的文化输出方略。值得推荐!
评分一份谨慎(也只能谨慎)的谏言,作者的一些讨论似乎现在并不会得到官方的赞赏,如推崇谷歌的新闻筛选机制、英语的运用。在社交媒体统统局限在中文的环境下,关于西方如何妖魔化中国的报道,都只是筛选投放被我们听到。这些新闻套路与历史沉积的偏见或霸权的优越感固然可恶、可笑愚蠢,摆脱官腔的输出与真正表达让人理解才更重要有益。摸清西方之后,如何接纳我们自身的不足?
评分作者很了解美国,也提了一些不错的建议,中国的高校文科教育是个大问题,不仅仅是课程改革能解决的,因为对文科重视不够,国际话语的软实力也就不可能强。
评分很真诚也很扎实,八年驻美记者的经历沉淀,了解了国际媒体交锋的很多细节,也更了解了美国媒体的体系和运行规则。对于提高传播能力的具体方法论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具体实操的“术”非常有启发和参考价值,但是涉及教育体制和新闻单位性质的“道”看起来就很难实现。但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提供了很多洞见,国际传播这个事业也很有发展空间。
评分这本书在今天这样的背景下出版,很微妙也很有趣,中国在变强,无可争议。但在变强的路上受到多少暗箭,我们不得而知。作者提到了很多过去发生的事件背后,都是两国新闻媒体的交锋,也是唇枪舌剑的不让步,甚至有些事情,不是他说,我根本就不知道。我能看到新闻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外媒的霸道和专横,中国从小透明到崛起的进程里会遭受很多的非议,对作者和作者背后代表的媒体人致敬,也期待有一天也可以和你们同在,共同捍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