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范长江(1909—1970) 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20世纪30年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新中国新闻事业主要创建者之一,在我国新闻界以及在政界、军界享有极高声誉。中国记协于1990年设立以本书作者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为中国中青年优秀记者最高荣誉。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1935—1937年以天津《大公报》记者身份前往大西北地区考察采访,发表了一系列轰动全国的旅行通讯,率先独家报道了红军长征、绥远抗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是第一个访问延安红区和毛泽东主席的中国新闻记者。这些报道后收入《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1937年11月8日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后经国务院批准,11月8日定为中国记者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年逝世。1991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后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是我国新闻界最高层次的新闻奖。
编者
范东升 1951年生,四川内江人,范长江先生次子。198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中国新闻社记者、高级编辑。历任中宣部新闻局副处长、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华声》月刊社长兼总编辑、香港亚洲文化公司副总经理、美国《侨报》社长兼编委会主任。2006年3月起历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院长,教授。
编辑推荐
·本书最大特色是范长江次子范东升教授对本书所收录的经典文章详加考证与勘注,纠正了以往各版本中的差错数百处,为读者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可靠和准确的版本。
·范东升教授为本书添加了一千余条注释,为当今读者理解书中内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范东升教授制作了范长江西北考察行程一览表,详细列出各旅行阶段的时间、地点、路线、作品等,可使读者对长江先生的行程信息一览无余。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内容,范东升教授在原版书旧图基础上,考证地理资料,重新绘制四十余幅地图,对原图中的一些差错也给予了纠正。本书中的新资料十分丰富,可为读者提供很大的便利。
内容简介
《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我国新闻界公认的经典作品。为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这两部书的内容,以及客观地认识范长江的新闻生涯,范东升教授经过勘校注释和补充文章,重新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勘注增补本,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在此勘注增补本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之外,为了反映范长江的同期作品的全貌,还收入了范长江撰写的 “红军与长征”系列文章和其他未收入两书的《伟大的青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支撑点》等西北地区评论及绥远抗战述评等。其中“红军与长征”系列文章是范长江于1935年9月至12月期间,恰在红军长征处于命运攸关的时刻写成的。范长江在这个时间段内,根据亲身实地考察,对红军长征的过程、态势、前途及其重大意义做出了独到、透彻的观察分析和预测。这些文章也是对两书内容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堪称本书问世以来的最佳版本。考虑到当下的种种语境,这个版本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和保留近百年前刊发时的原文面貌,着实难能可贵。尽管这些报道中的相当一部分篇幅是聚焦红军长征、绥远抗战和西安事变等而叙,但本书的价值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红色读物”或“主题读物”所能穷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作者实际上充分运用了“自在”而不“自觉”的田野调查、现场体验、面对面访谈等“民族志”方法,为上世纪三十年代饱经战乱、灾难与穷困,且民族与地缘政治问题错综复杂的中国西北地区,留下了一份兼具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非虚构实录文本,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丰厚。今天的读者,可以借助这样的文本,一方面直观进入“中国的西北角”之历史现场,另一方面可以管窥当年的顶级新闻人的观察能力、报道水平与学术视野,能到达怎样的高度。
评分范长江儿子所编,是这本书目前最好的版本。考虑到范长江的生平,以及新闻这个行当的历史,这本书所能提供的内容,远不止是纸面上的文字。
评分这本书超越了普通的新闻通讯,可以视作那个年代一份关于西北民俗民情的详细考察报告
评分堪称本书问世以来的最佳版本。考虑到当下的种种语境,这个版本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和保留近百年前刊发时的原文面貌,着实难能可贵。尽管这些报道中的相当一部分篇幅是聚焦红军长征、绥远抗战和西安事变等而叙,但本书的价值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红色读物”或“主题读物”所能穷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作者实际上充分运用了“自在”而不“自觉”的田野调查、现场体验、面对面访谈等“民族志”方法,为上世纪三十年代饱经战乱、灾难与穷困,且民族与地缘政治问题错综复杂的中国西北地区,留下了一份兼具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非虚构实录文本,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丰厚。今天的读者,可以借助这样的文本,一方面直观进入“中国的西北角”之历史现场,另一方面可以管窥当年的顶级新闻人的观察能力、报道水平与学术视野,能到达怎样的高度。
评分范长江儿子所编,是这本书目前最好的版本。考虑到范长江的生平,以及新闻这个行当的历史,这本书所能提供的内容,远不止是纸面上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