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第一本研究梁漱溟的专著
出版当年荣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畅销四十年不衰
--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作者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背景下予以解读。作者提出,在20世纪的风浪中,梁漱溟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可称“最后的儒家”。本书1979年获美国历史学会东亚史研究最佳著作奖。
艾恺(Guy S.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著有《持续焦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合著)等作品。
This seems to be a very good book. It’s language is elegant and engaging, without losing precision. It starts from “a wintry blue Peking dawn in 1918” when Liang Shuming’s father threw himself into icy water, and ends with Liang’s final visit to his fa...
评分今天读完了这本书,连续看三本关于梁漱溟先生的书,一本是他本人的口述,一本是关于他最后39年的传记,而这一本偏重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他的中国文化理论、乡村建设和民主运动,另有一番风味。 作者把梁漱溟和毛泽东做对比,指出他们在思想...
评分直觉告诉我形容梁漱溟的一生,用“飞蛾扑火”最适合不过,本着严谨精神,度娘了一把“飞蛾为什么扑火”,发现梁先生之所以扑火,和飞蛾竟有雷同之处啊…… 飞蛾扑火,是因为其仅靠复眼视觉系统通过光线来判断方向,而自然界中,原本火只会发生在异常情境,比如雷电、野火、火...
评分今天读完了这本书,连续看三本关于梁漱溟先生的书,一本是他本人的口述,一本是关于他最后39年的传记,而这一本偏重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他的中国文化理论、乡村建设和民主运动,另有一番风味。 作者把梁漱溟和毛泽东做对比,指出他们在思想...
评分直觉告诉我形容梁漱溟的一生,用“飞蛾扑火”最适合不过,本着严谨精神,度娘了一把“飞蛾为什么扑火”,发现梁先生之所以扑火,和飞蛾竟有雷同之处啊…… 飞蛾扑火,是因为其仅靠复眼视觉系统通过光线来判断方向,而自然界中,原本火只会发生在异常情境,比如雷电、野火、火...
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评分佩服佩服 一辈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 虽然有点理想主义?
评分佩服佩服 一辈子按着自己的想法坚持不懈 虽然有点理想主义?
评分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评分封面我还以为是陈丹青,面相和神态酷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