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1824—1895年),法国小说家,戏剧家。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除《茶花女》外,小仲马一生还创作了10余部小说和20多部剧本,其中比较成功的小说有《珍珠夫人》、《克勒蒙梭事件》,剧本有《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等。
李玉民,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教学之余,从事法国纯文学翻译20余年,主要译作,小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幽谷百合》,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等;戏剧:《缪塞戏剧选》、《加缪全集·戏剧卷》等;诗歌:《艾吕雅诗选》、《阿波利奈尔诗选》等;选集:《缪塞精选集》、《阿波利奈尔精选集》、《纪德精选集》。主编:《纪德文集》(5卷)、《法国大诗人传记丛书》(10卷)。在李玉民的译作中,有半数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国读者介绍的。
《茶花女》系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之传世佳作。小说描写青年阿尔芒与巴黎名妓玛格丽特热恋。正当她决定变卖家具以便同恋人开始新的生活之际,却遭到阿尔芒父亲的百般阻挠,以致有情人难成眷属。玛格丽特不幸病故,阿尔芒悲痛万分……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把一个名妓的复杂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不禁掩卷沉思。
读过《茶花女》的人,大都同情马格丽特,而对那个男主角即使算不上讨厌也绝不喜欢。法国人有浪漫的传统,他们的小说,特别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在描写爱情时是那么的天真、纯朴,甚至有些单调了,很少关注到爱情受到的别的方面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很受遗传的影响的,他...
评分法国人的爱情浓烈得像是一碗化解不开的糖末,从开始到结束都让人充满期待,从开始到结束都那么让人内心澎湃,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美妙、那么耐人寻味,每个细节都是有意而为之,都是人物强烈情感的细微体现。 这是一本不会让人感到无聊的书,如果你认真地投入过一...
评分其实我想给差的,但是鉴于它是一本世界名著,人们欣赏它,总有理由的吧。但是我同样认为,前人的阅读经验并不能全信,尤其是对这本书。我丝毫没有什么感动,很多言情小说写的比它好多了。就像《罗马假日》一样,很多人觉得很好看,好看的不得了了,推为经典,可我同样没有觉得...
评分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在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的时候特别注意到,那时候很多尚不成熟的作家受到的不是纯正的“外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了翻译这些文学的译者的影响。 好比说今天,小资们引用的不是村上春树的话,而是林少华的话;被用到泛滥的哈姆雷特不是莎士比亚的话,...
评分王佐良在谈到《巴黎茶花女遗事》时说,这部作品“向中国读书界透露了两样新事物:西洋男女的情感生活(包括西洋式的门第观念)和西洋作家的小说技巧。这“西洋小说技巧”相信主要指的是第一人称叙事、日记体以及大团圆结局的打破等,但对于那些无意于在阅读中学习文学创作或借...
2017-8-17/8-20 名著自是著名 小仲马以细腻的笔触描写 环环相扣 扣人心弦 阿尔芒与玛格丽特 香消玉损让人惋惜 掩卷痛惜之际 便要看看自己了 末尾:我再说一遍,玛格丽特的故事是个例外,如果这是普遍现象,那就没有必要写出来了!
评分名扬巴黎风月场的风华人物如玛格丽特,爱上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出彩的愣头青本就牵强,最后还基于想得到基督式的救赎,牺牲掉自己的爱情,太不可思议了,更像是臆想。
评分高中时读到过的最感人的爱情。尤其最后日记部分高虐。
评分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偏见
评分“我还不够富有,能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去爱您;我也不那么穷困,能按照您的意愿去爱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