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录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周作人 回忆录 传记 中国文学 中国 知堂 周作人研究 近期待讀文史書
发表于2025-02-01
知堂回想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曹聚仁
评分不喜不惧,周作人第一好文字。七百余页于妻、子、兄弟(鲁迅除外)几无着墨,所谈大抵皆公众人物或亲友故交中非至亲者,内外之分可谓极严。记心之强自不待言,他爱眷顾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却真实不灭的细节,如不会写字的潘姨太太因热爱京剧而蒙纸描字抄戏本,细想之下堪令鼻酸。
评分曹聚仁
评分北大感旧录比较妙,申叔写的一手蟹爬字!排版校订扣一星,理科教授排成理教科授,真正岂有此理!
评分参见1992年余英时先生在明报刊载的评论周氏兄弟的文章。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
一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汉奸,一些人则不这么认为。周作人与其兄鲁迅关系不和,二者价值取向不同。
1960年底,周树人应在港的曹聚仁之邀,既为生计故,又是对人生作一回顾,开始写回想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约计三十八万字, 1970年5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已是作者去世三年之后的事情。1971年1月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即再版。
一 “我是知你的。” 这是一年前的我,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里,躺在近窗的硬板床上,盖着泛黑而油腻反光的单薄被子,趁着昏黄斑斑局促不安的灯光,重新翻看你的《知堂回想录》,整个生活的底色弥漫着腐朽霉味,倦极怠极又最愤怒最无望时想说与你的话。 “我倦极的是在暗...
评分当初是因为装帧买的这本书,然后就不知不觉看完了,当时的感觉就像听一个老爷爷讲故事,我最希望的是听到讲另一个老爷爷故事。这书小小的,封面留白很多,像八大的画,纸张绵绵的,稍许有些糙,特别适合在手上摩挲,很有些周作人。 河北教育的书为啥就这么好呢,为啥这些年都没...
评分拉杂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知堂随想录》,古人云“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而于知堂,我却始终没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他是一个需要远观的文人。 自认为也读了一些书,了解了一些作者,但总觉得知堂是最能吸引我的一个人,他是那样一个真实的存在,读其书可以照见内心许多...
评分这是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钟叔河编辑出版的《周作人回忆录》之后,内地所见的一个比较早的版本。余生也晚,这是自己第一个接触到的版本,也是继中国广播电视版《周作人散文》之后的又一大惊喜。原书现不在身边,不过这里所标的1998年出版似乎有问题,因为我记得在硕士论文中就...
评分正在读周作人的《知堂回想录》,看到400多页。还有200多页,实在是慢的很,说说这书吧。 还是熟悉的苦雨斋主的风格,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被称为“平淡冲和”。这里挑印象深的几处随意聊几句, 有趣的观点是他说严复用文言译《天演论》的文风是想把赫胥黎包装成先秦诸子,而林纡...
知堂回想录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