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录

知堂回想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曾经担任北平世界语学会会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迁为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委托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抗战后,因曾出任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押解南京并被高等法院判为汉奸。蒋梦麟为之求情。1949年1月26日被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北京,以稿费维持生计。1966年被红卫兵抄家,1967年病逝。

一些人认为周作人是汉奸,一些人则不这么认为。周作人与其兄鲁迅关系不和,二者价值取向不同。

出版者: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作者:周作人
出品人:
页数:727
译者:
出版时间:1971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988821015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周作人 
  • 回忆录 
  • 传记 
  • 中国文学 
  • 中国 
  • 知堂 
  • 周作人研究 
  • 近期待讀文史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60年底,周树人应在港的曹聚仁之邀,既为生计故,又是对人生作一回顾,开始写回想录,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写了约计三十八万字, 1970年5月由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出版,已是作者去世三年之后的事情。1971年1月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即再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周作人百分百文人一个,又文雅又淡泊,不巧生为浙江人,那个时候的浙江叛党云集,公知遍地,个个都想过一把造反的瘾。 浙江是个很奇怪的地方,太平盛世的时候,江浙两省就是状元窝,三年一次的全国公务员统考,榜单上最top的人一定是江浙人,更别说什么探花榜眼和那些二线进士...  

评分

当初是因为装帧买的这本书,然后就不知不觉看完了,当时的感觉就像听一个老爷爷讲故事,我最希望的是听到讲另一个老爷爷故事。这书小小的,封面留白很多,像八大的画,纸张绵绵的,稍许有些糙,特别适合在手上摩挲,很有些周作人。 河北教育的书为啥就这么好呢,为啥这些年都没...  

评分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晚年的一部自述传,是作者最后,也是篇幅最长的作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连载的方式,首发于《南洋商报》。1970年在香港出版单行本。国内版本由安徽教育出版社于2008年6月印刷出版。   曹聚仁评说周作人的文风如龙井茶,“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  

评分

这是周作人作品集中体量最大的一部,近四十万字,分作四卷。周作人生前自编文集,字数多在十万字以下的,篇幅如此长的作品极其少见。周作人完成《知堂回想录》的时间是1961年,最后一篇后记标注时间是1966年1月3日。几个月后,文化大革命爆发,周作人遭红卫兵批斗,第二年病逝...  

评分

版本:周作人著:《知堂回想录》,牛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P452 最后一行“十年之后黄季刚在北大拥皋比了”,“拥皋比”不成词,疑漏一“坐”字,应当是“坐拥皋比”。 P466 第二行“这才知道是朱先”、第四行“朱先”、第五行“这里边的朱先”,按都应为“朱逿先”。 P557 第...  

用户评价

评分

参见1992年余英时先生在明报刊载的评论周氏兄弟的文章。

评分

二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读过。大概是那时读过的唯一一本港版图书,还是图书馆里面的开架读物,现在想来还觉有些奇特。

评分

曹聚仁

评分

还是有部分想洗刷在沦陷区的失身。总体感觉知堂还是一个极为老实厚道的人。

评分

二十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读过。大概是那时读过的唯一一本港版图书,还是图书馆里面的开架读物,现在想来还觉有些奇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