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彼得·伯克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姚朋[等]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88047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历史
  • 历史社会学
  • 史学理论
  • 历史学
  • 社会理论
  • 彼得-伯克
  • 彼得·伯克
  • 历史学
  • 社会理论
  • 学术研究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批判理论
  • 历史哲学
  • 社会结构
  • 权力关系
  • 知识生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彼得。伯克的经典之作。《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从各种角度追溯了历史学和社会科学许多领域的兴起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近十年中的相互交融,重新梳理了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具有深远的启迪作用,扩大了社会理论的概念。作者论述了当代史学领域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新成果、新方法、新术语与新概念(包括社会学家研究使用的术语与概念),评述了史学界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大师们的富有开创性的观点与理论,对中外史学界与社会学界均有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学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多样性》、《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作品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

彼得·伯克的系列作品将在北大出版社“社会文化史译丛”与“历史学的实践丛书”中陆续推出。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
前言
新版前言
第一章 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聋子之间的对话
历史学和理论的分野
对历史的摈弃
社会史的兴起
理论和历史学的汇聚
第二章 模式和方法
比较
模式和类型
计量方法
社会显微镜
第三章 核心概念
角色和表演
性和性别
家庭和亲缘关系
社区和认同
阶级和等级身份
. 社会流动和社会区分
消费和交换
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庇护人、受庇护人和腐败
权力和政治文化
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
中心和边缘
霸权和反抗
社会抗议和社会运动
心态、意识形态、话语
交流和接受
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杂交
口述和书写
神话和记忆
第四章 核心问题
合理性与相对主义
文化概念
共识和冲突
事实和虚构
结构和行动者
功能主义
威尼斯的例子
结构主义
行动者的回归
第五章 社会理论和社会变革
斯宾塞的模式
马克思的模式
第三条道路?
综合论
人口模式
文化模式
接触论
重视事件
世代
第六章 后现代与后现代主义
去稳定
文化建构
去中心
超越欧洲中心论
全球化
结语
bibliography
索引
修订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摘要筆記 《歷史學與社會理論》(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一書初版於1980年,再版於1992年,於2000年由劉北城帶領學生譯介。 本書五章,首先拋出歷史與社會理論的傳統分野,以及二者的日益聚會,特別是在社會史研究中。第二章討論對各個學科有普遍意義的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社会学家罗纳德•多尔说:“不打破几个历史的鸡蛋,就做不成社会学的煎蛋。”如果角色换位,历史学家可能会说:“不打破几个社会的鸡蛋,就做不成历史学的煎蛋。”至于为什么本学科不用本学科的鸡蛋做煎蛋,估计都是跨学科意识在中间起作用,俗白地说,隔壁的草坪更绿,...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只有他才能把这个披萨做得如此美味又不伤胃。 PS:此版本比之前的版本进步很多。

评分

得一边看书一边刷豆瓣才看得下去...

评分

历史学的想象力~

评分

此书为什么还不再版!

评分

一位历史系的朋友说,这书要是让中国的(某些)学者写,能写四五卷…(读前标记)——(读后标记):200页的“小册子”,30页的参考文献,本本陈列传世经典,字字读来若含珠玑;觉得更像是作为研究时的工具性手册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定位如果是入门性导论,其实对真正的入门者是不友好的,对历史学社会学双学科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伯克著此书,仿佛棋盘落子,每每执新子,都是大手笔;而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本书也不过更像是一本双学科视角的导引,不能为其所用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