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田中一光先生在大陆首次发行的文集,他以亲笔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体验与众不同的设计人生,进而认识一个真实、全面的田中一光。设计大奖上的冉冉新星、办公室里的“工作狂”、讲台边的“园丁”、玻璃窗边的编排指挥家……他工作上的非凡才华让人敬佩奋发;而年龄最小的歌舞伎观众、戏剧舞台上的活跃份子、爵士乐的鉴赏家、厨房里的美食创意鬼才……他生活中的情趣又让人心生向往。身为设计师的田中一光先生,以清丽优美的笔触,充满画面感的描写与记录,将设计之道与生活之道自然融合,在启迪设计智慧的同时,也为读者打开了更广阔的生活视野。
田中一光先生于2002年去世,从02年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国设计界对日本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日本人骨子里对细节和质感的偏执;岛国人因为资源的匮乏和人口比例的失调所引发的忧患意识;消费文化在日本的白热化发展导致的市场极度细分,这些日本的特殊性所衍生的设计特质给国人探寻自己的设计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引导。日本设计在国内的反响让我们认识了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一批中坚力量:原研哉、深泽直人、隈研吾、安藤忠雄……而作为这些设计师的前辈,真正日本设计风格与哲学的开拓人物田中一光,向我们更好地呈现了日本设计的发展、沿革、嬗变。在追根溯源中,我们期待国人对设计本质的不懈求索精神,终将觉醒。
田中一光,日本设计协会、 AGI( 国际平面设计协会 ) 成员,日本卓有成就的平面设计家,对战后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世界平面设计界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作为日本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屈指可数的灵魂人物之一,田中一光推动着日本设计从启蒙走向成熟,并培养了一批如原研哉、横尾忠则、浅叶克己、松永真、佐藤晃一等当今日本设计界的中坚力量。田中一光深爱设计这一“幕后的工作”,他耀眼的才华,独具魅力的人格,以及对设计的一生执著,使他成为一代日本设计师心中的伟大榜样与精神领袖。
今天看完了《设计的觉醒》,书的结尾是朱锷撰写的田中一光的生平,算是传记性的,也可以算是一种悼念性的文字。 “2002年月10日晚22:30,田中一光在回家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倒在地上,被路人发现后送至医院,因抢救无效,于23:45逝世,享年71岁,本命年。 知道离开人世...
评分没有插图的书读起来着实费劲,尤其是一本讲设计的书。 起先读第一章的时候信息量蛮大,关于无印良品的构思过程,关于对现代社会消费现象的思考都颇能引发思考。然而读到二三章的时候发现有些理念反复出现于是略觉得厌烦(比如用管弦乐对西方设计的比喻)。再加上对太多日本本...
评分(一)田中一光的经历和性格 今天下午本来想翻看一会就继续写作业,结果又读了两小时。因为后来实在是被田中的经历和性格所吸引了。 田中一光的独特经历自是很吸引人,从一个从小对电影戏剧抱有浓厚兴趣的小孩到日本战后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一路走来,在他的经历中我也能同...
评分终于看完了田中一光先生的这本文集,也想到一些东西,所以赶在读第二遍之前把它写出来。 我认为田中一光先生为日本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给了消费者一个“合适就好”的概念,一种追求品质感而非过分修饰和包装的消费理念刚好适合了日本的国情,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世界,80...
评分很多很早的想法现在看来也不过时,足见大师功力。有很多很生活的描绘,给人感觉——啊大师也有跟我们一样的苦恼啊。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些零散,不成体系,吉光片羽而已。
评分这真的是一部非常耐看的书,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探讨设计的灵魂,实际上,能够真正将设计融入生活,才是设计最终的目的,这本书让我看到日本对于细节追求的完美以及对于生活无懈可击的诚挚态度,日本文化的源头是中国,许多古中国的美丽精神在日本发扬光大,但在中国,几乎消失殆尽,真是遗憾呢
评分太棒了 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评分田中一光打动我的地方在于,他用一双眼睛,发现了所有细微的美好。
评分田中一光的随笔专栏大集合吧?前面三分之一还在将设计,中间就完全聊日本各种文化风俗,后面三分之一是朱鄂写的关于田中一光的生平简介,我真的很想好好读完,但越到后面我是真的读不下去,我对于读书一贯都坚持兴趣第一,读不下去的,即便是要考试的教材我也无法认真看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