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T. Titus Livius,公元前59~公元17) 古代罗马历史学家。生于意大利北部的帕塔维乌姆(今帕多瓦)。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后移居罗马,与奥古斯都过从甚密。公元17年在帕塔维翁逝世。
李维著述丰富,但流传下来的只有《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一书。他用40年左右时间写成的这部罗马史巨著,共142卷,记述自传说中的埃涅阿斯到达意大利至公元前 9年的史事:1~10卷记述公元前293年以前的事件,21~45卷记述公元前218~前167年的事件。其中 11~20卷和46~142卷已佚。另有后人所作全书各卷的简短摘要传世。
李维撰史的目的在于歌颂罗马的伟大和祖先的业绩,寓道德说教于叙史之中。作品文笔生动流畅,结构安排巧妙,对细节的描写富于戏剧性。但由于缺乏古代罗马典章制度和军事方面的知识,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往往袭用前人特别是公元前1世纪年代记作家的著作,不能不影响史实的可靠性。但其著作保存了丰富和宝贵的历史资料,不失为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自建城以来(第1到10卷选段)》内容简介:尼布尔(Niebuhr)认为,在联盟和自治市的逻辑之间存在着实质的延续性。蒙森,这位罗马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最主要的理论家在当代学说中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李维的作品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他将论据给与了尼布尔的观点。自治市并不是放弃了联盟的逻辑,而是联盟逻辑向前的质的跳跃。决定性的时刻是拉丁联盟转变为一系列的罗马自治市。面对这种转变的困难[明显地表现在战争冲突中,大约两个半世纪之后,我们可以在类似的联盟的意大利城市转变为同样的自治市的过程中又出现这个问题:社会战争(bellum sociale)],拉丁联盟提出的要求(公元前340年)是意义深远的:形成一个人民、一个国家[unum populum,unam rem publicam fieri:《自建城以来(第1到10卷选段)》8,5(5)],而罗马人对此的回应是自治市的革新,它能够将人民的统一性、罗马共和国同自治市制度的共和国的人民的多元性连接起来。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旦进入和平时期,人口就会快速增长,于是土地不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亟需扩张,继而爆发战争。战争过程中会消灭了部分人口,战争赢了,获得土地,生存的需要暂时得到满足、输掉的一方遭到屠杀或者进入一种更加悲惨的生活阶段。但最终的如此周而复...
评分罗马的诞生和成长基本就是“打砸抢”,先是抢萨宾人的姑娘,再是抢阿尔巴人的地盘,最后干脆是砸烂别人的城,把别人并入罗马。高明的一点就在于给予战败者公民权,将其收入罗马城,其他的表现,和流氓基本一样。不过人类早期嘛,像孩子一样任性也很正常。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
评分罗马的诞生和成长基本就是“打砸抢”,先是抢萨宾人的姑娘,再是抢阿尔巴人的地盘,最后干脆是砸烂别人的城,把别人并入罗马。高明的一点就在于给予战败者公民权,将其收入罗马城,其他的表现,和流氓基本一样。不过人类早期嘛,像孩子一样任性也很正常。 有人说人类的历史就...
评分尽管得承认,阅读李维的一项持久的乐趣是,你会时刻去留心他的修辞价值:他卓越地把配得上伟大共和国历史的典雅风范和彰显着作者清晰、节制而不失感情的共和精神的平易格调自然地调合在一种文体内,而这一切对于作者看起来几乎毫不费力,以至于你甚至确定不了这两者究竟哪...
准备慢慢的读,读了前六卷了,断断续续,对于罗马史都不明白的我,实在是登天难事,因此我放弃啦????。
评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王老先生花了这么大力气译选段真不如译出完整一卷来。本书完全不适合文学阅读,只能作为罗马法史和罗马政制史学者的检索资料。期待明年出版的《自建城以来》第一卷笺注本。
评分罗马野蛮发家史:杀人、强奸、灭亲、抢掠、欺诈、争斗、放水。马基雅维利由此摸索到一条成功之道——“平民与元老院的分裂促成罗马共和自由又强大”。这话说得,绝望残忍。
评分罗马野蛮发家史:杀人、强奸、灭亲、抢掠、欺诈、争斗、放水。马基雅维利由此摸索到一条成功之道——“平民与元老院的分裂促成罗马共和自由又强大”。这话说得,绝望残忍。
评分准备慢慢的读,读了前六卷了,断断续续,对于罗马史都不明白的我,实在是登天难事,因此我放弃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