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里拉,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都授,著有《维柯:反现代的创生》》(1993年),编有《新法兰西思想:政治哲学》(1994年),《以赛亚•伯林的遗产》(2001年)。

邓晓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硕士,现在某出版社任职。

王笑红,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生,上海三联书店编辑。译有《西方法律思想简史》、《言词而已》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马克•里拉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176
译者:邓晓菁
出版时间:2010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8037
丛书系列:大端文库
图书标签:
  • 知识分子 
  • 政治 
  • 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政治学 
  • 哲学 
  • 社会学 
  • 权力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当思想被激情左右,知识分子还可靠吗?

《读书》、《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国际先驱导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纽约书评》推荐阅读。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以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历史行而无远,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敲响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提示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偶尔会有这样的错觉,当自己在某方面掌握了足够多的经验,明白了足够多的道理,便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久病尚可为医”。比如爱情,原以为经历得足够多,便可游刃有余。可是一旦遇上“命定之人”,该想念时依旧会六神无主,而交往中的某个细节,足可导致整夜辗转反侧。情绪...  

评分

良知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作者:施京吾 不论我们生存于怎样的时代,总要和政治发生林林总总的交集,一个普通人的政治态度、政治选择往往难以引人注目,但知识分子则大不一样,他们一旦表达出某种政治倾向,就可能产生巨大社会效应,因此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马...

评分

评分

——评论兼译后小记 马克•里拉是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教授,欧洲思想史学者,被誉为美国自由主义阵营的一支健笔。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他在欧美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3年2月美国对伊开战之前,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同时登载了7位学者的文章,探讨战争的...  

评分

看过作者stillborn god那本书,政治神学的谱系梳理得很清楚,非常好的入门书。但是这本书,却让我大失所望。 在马克里拉的笔下,福柯主张的不过是尼采式的自我放纵,德里达拒绝勾勒任何行动目标,沦为了”等待戈多“的神秘主义者。甚至公开在著作中批评法西斯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觉得很好读,不费劲。

评分

看到他们的虚妄 看到他们的迷失 将视野拉长 我们何时开始失落困于歧途~

评分

哲学与政治的关系是《理想国》的核心问题,这二者的关系或许最恰好地能够标注什么是正义并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里拉对20世纪几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德里达等进行透视,借助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会饮》在更深地层面解释了这个永亘的矛盾。他的解读让我也从另外的侧面理解柏拉图的这两本著作,从生活意义上灵魂内部的暴虐与激情,正是哲学生活要努力驾驭和克服的,哲学本不是学问和知识的堆积——如果只是那样,只会变成哲人的映像而已

评分

作為一個政治哲學的外行人,從專業性的角度來講,花一天讀這本書和花一個月的效果是一樣的。外行終究是外行。推薦的理由不在於我從裏面得到了多少我從前不知道的東西,而是這個可以引發人們深深思考的話題。即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知識份子,在遇到政治時依然可以變得非常意外。

评分

给一星是因为,马克里拉压根就不知道他所批评的人在说什么。不好好读原著连严肃二手文献都懒得读就打嘴炮。此风不可长。这种书都能接近八分,简直不可思议。与其看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书,好好读几本干货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