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这是我读昆德拉最轻松的一本书,因为每篇的字数少。但其实它很沉重,时常把我的心沉到湖里。 表面看上去它是评论集,但其实我觉得却是昆德拉的自述或说心灵史。在他评述同好时,他的历史跃然于纸。我真是非常迷恋那段苦难史,就像曾经亲历,那些苦难的文人于苦难中奉献了那么多...
评分与昆德拉此前几部评论集一样,在《相遇》中,拉伯雷、雅纳切克、布洛赫等人依旧居于不可撼动的“一哥”位置,画家培根、布贺勒,作家法郎士、马拉帕尔泰等人则成为新贵,卡夫卡、乔伊斯、斯特拉文斯基、贡布罗维奇稍稍淡出,但仍不时显身。另有更多的作家进入客串名...
评分凤凰卫视8月27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既然昨天说到昆德拉,我们不妨今天继续接着介绍昆德拉的一本新著,这本新著其实新被引进大陆的就是我手上的这本《相遇》。那这个相遇呢,其实是他的一连串短篇的,当然还有长篇的评论文章,谈的是一些昆德拉觉得特...
评分1 这本《相遇》是昆德拉的第四本随笔集,与上三本一样,除了小说之外,里面也夹杂着相当一部分乐评,这里仍然有他最喜欢谈论的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和雅纳切克,他一如既往的谈论他们的美学和人格,并把这些谈论与小说理念相对比。他把音乐与小说评论结合起来。这既像...
评分这一次,昆德拉终于突破了“七”的“劫数”。 成书于2009年年初的《相遇》分为九部分,从培根的画开始,到他所谓的“原小说”——马拉帕尔泰的《皮》结束,继《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之后,昆德拉再一次重申了他对小说——同样引申到包括绘画、电影、音乐在内的艺术...
密度很大。
评分“在共产主义的年代,不同意共产党政权的,有两种基本形式,要么是以另外一种信仰为基础,要么就是怀疑主义。一种是清教徒式的不同意,一种是放荡式的不同意。而在共同敌人的遮蔽下,几乎看不见彼此的分歧。”——就凭这一段话,五星走起
评分第一次觉得米兰·昆德拉不错。他的书评比他的小说写得好。
评分字体真大,略有坑爹感
评分我只能说我翻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