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事件》是阿兰·巴丢最伟大的著作,这部旷世之作是他哲学的里程碑:巴丢利用和涉及了自柏拉图以来的欧洲哲学传统,讨论了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以及拉康等关键人物的哲学。 本读本不但编选了《存在与事件》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还涵括了他的其他重要作品——哲学的再思考、德勒兹批判、恶的伦理学,整体呈现了阿兰·巴丢的哲学思想。
一存在与事件 二哲学的再思考 三德勒兹批判 四圣保罗:普世主义的基础 五恶的伦理学
刚知道这个名字,很诧异,真是奇怪,居然还有恶的,不是上帝安排的吗?不是为展现人性吗?居然还有恶的伦理学。是够激进的。不愧为伊斯兰圣徒。好了不说了,展现吧!
评分刚知道这个名字,很诧异,真是奇怪,居然还有恶的,不是上帝安排的吗?不是为展现人性吗?居然还有恶的伦理学。是够激进的。不愧为伊斯兰圣徒。好了不说了,展现吧!
评分刚知道这个名字,很诧异,真是奇怪,居然还有恶的,不是上帝安排的吗?不是为展现人性吗?居然还有恶的伦理学。是够激进的。不愧为伊斯兰圣徒。好了不说了,展现吧!
评分读本这种形式很好,很全面,很快捷地了解到整体性的思想,对于巴丢的哲学,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描述,值得关注。
评分读本这种形式很好,很全面,很快捷地了解到整体性的思想,对于巴丢的哲学,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描述,值得关注。
哲学的四个类属条件(诗歌,数元,政治和爱)每当哲学和四个条件之一“缝合”(suture)的时候,它就被搁置起来。由于这个原因,哲学就不能构建自己的专用空间。作者之目标是提出新的主体学说,建立在形而上学的废墟上消除“缝合”,一种关于“事件”的哲学。
评分翻过,只能说,有些地方看的莫名其妙,翻译……
评分巴丢所谓“真理伦理学”基本是在倒转拉康对精神分析的伦理维度的讨论,真理的四种主体类型基本和拉康对人与实在界相遇的诸种表征方式相似,所谓人被”事件“召唤为主体也基本上和拉康对人与实在界相遇的”偶然性“的分析相同,事件之为”增补“则正好对应拉康的”剩余“。总之巴丢基本是利用拉康反拉康,甚至拉康的反哲学也被他当作一种哲学讨论的对象,一种”真理模式“,进而把遭遇实在界的不可能性而产生的歇斯底里翻转成一种具有迷狂感的信念实践,甚至因此漠视了虚无-实在的纯粹不在场、纯粹匮乏本身,过于乐观地将存在的重负压在了这种不知前路的斗争上,甚至还宣称这是政治的。
评分哲学史
评分略读。难道是过于概括的关系,总觉得数学的出场毫无意义,理解不能。“缝合”这个点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