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

汉唐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巴蜀书社
作者:岳齐琼
出品人:
页数:199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1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524571
丛书系列: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图书标签:
  • 道教
  • 宗教
  • 齐·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巴蜀书社)
  • 魏晋南北朝
  • 未知
  • 女性主义
  • 女性
  • 国学
  • 道教
  • 修炼方式
  • 女性观
  • 汉唐时期
  • 历史演变
  • 性别研究
  • 宗教思想
  • 文化变迁
  • 女性角色
  • 道教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汉唐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内容简介:由汉至唐,是有组织的道教社团从产生到成熟的漫长历史时期。作为追求长生成仙的本土宗教,道教又是最擅长于修炼的宗教。聚焦这一时期的修炼方术的变化使我们有了诸多有意义的发现。《汉唐道教修炼方式与道教女性观之变化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从女性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道教经典,对道教与女性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

全书围绕道教修炼方式从双修向清修演变这一主线,分析了早期道教以“合气”为主的修炼方术的宗教神圣性和正当性,探讨了其中奉道女性与男性基本平等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作者剖析了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方式,探讨了它所折射出的道教女性观的演变以及它所呈现的女性与道教的互动关系。作者指出:道教女性观有其复杂性和矛盾性——在崇拜女性的同时又受歧视女性观念的深刻影响。故相对于其他宗教而言,道教在对待女性方面,表现出更为宽容的情怀。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绪论
一 前言
二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三 研究对象与范围和研究方法与视角
四 本书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 汉魏时期道教流行区域修道女性的宗教生活——修道与世俗生活融为一体
第一节 早期道教流行区域道教组织的军政、政教合性质
第二节 早期道教流行区域的全民信教倾向
第三节 早期道教流行区域全民信教氛围中的女性
小结
第二章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双修术的演变(上)
第一节 《黄书》过度仪式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黄书》过度仪式中的男女两性
第三节 女性在《黄书》过度仪式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节 《黄书》过度仪式的女性观
小结
第三章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双修术的演变(下)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双修术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清整”道教运动的被动性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双修术变化的方式
(一)从公开转向秘密——道教双修术的衰落
(二)从“黄赤”之术到“隐书”之道——上清派的双修术
(三)从“人一人”双修到“人一神”双修——“合气”行为的内趋化
(四)从双修到清修——道教女性观的变化
第四节 道教修炼方术的演变与男女两性地位的变化
小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女性独立修行的兴起
第一节 女性对“隐书之道”的支持
第二节 女性独立清修的逐渐兴起
第三节 部分道经中的女性清修之法——女性清修实例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女性独立修行制度的成熟——道教国教化影响下的女性独立修行
第一节 唐代道教的国教化——道教女性独立修行制度确立的背景
第二节 唐代道教国教化运动推动下的女性修道热潮
第三节 唐代女性独立修行制度的成熟
(一)道教女修制度之演变与发展
(二)唐代女修制度之成熟与普及
第四节 唐代道教国教化环境下女性修炼的特点
(一)住观与在家并重——不务世俗事务、专心修炼者众
(二)上清道法为主、修持上清之法者众
(三)融合各派之长、兼修其他方术
(四)修道女性中清修盛行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合气之术,p51-p59

评分

合气之术,p51-p59

评分

作者通过道教修炼方式从双修转向清修的研究,得出了道教女性观向男尊女卑的主流价值观靠拢的结论,其影响是女性越来越被边缘化。得出这个结论很不易,因为此领域的主流是选取一些道教不那么歧视女性的表象来证明“道教对女性的尊重”。 但另一方面,作者认为道教也为女性观的失落而痛苦,这我不太认同,因为作者的证据-道教在经书中隐含了对双修的辩护-不能直接指向对女性的重视,而可能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目的。 对于宫观制度如何造成女性进一步边缘化的问题还有研究的余地,或许可以参考上野千鹤子《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中提到的仓塚晔子对斋宫制的研究,可惜我弄不到参考文献。

评分

合气之术,p51-p59

评分

作者通过道教修炼方式从双修转向清修的研究,得出了道教女性观向男尊女卑的主流价值观靠拢的结论,其影响是女性越来越被边缘化。得出这个结论很不易,因为此领域的主流是选取一些道教不那么歧视女性的表象来证明“道教对女性的尊重”。 但另一方面,作者认为道教也为女性观的失落而痛苦,这我不太认同,因为作者的证据-道教在经书中隐含了对双修的辩护-不能直接指向对女性的重视,而可能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目的。 对于宫观制度如何造成女性进一步边缘化的问题还有研究的余地,或许可以参考上野千鹤子《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一书中提到的仓塚晔子对斋宫制的研究,可惜我弄不到参考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