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新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97)等。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以赛亚•伯林从身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的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本书为我们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一般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导读推荐:
我与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和安娜•阿赫玛托娃的会面和谈话;对他们简直无法形容的生活和工作处境以及他们所遭受到的对待的认识;还有我得以和他们两人建立起来的私人关系甚至是友谊,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并根本改变了我的观念。当我在出版物上看到他们的名字,或听别人提到他们的时候,我会生动地回忆起他们脸上的表情、举止和他们说过的话。直到今天,当我读他们的作品时,仍然能够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与阿赫玛托娃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交谈》
俄罗斯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拥有无穷的创造力,一旦他们获得自由,说不准他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出现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并非没有可能,但目前我还看不到有任何迹象。邪恶终将被战胜,奴役正在走向灭亡,人类有理由为这一切而感到自豪。
——《不死的俄国知识阶层》
【作业向读书报告渣文】 谦逊和自负 “伯林式的谦逊标题”是书中经常出现的字眼。这位儒雅的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不想让自己的文章标题宏大得张牙舞爪,而文章内容也是娓娓道来,平和而又睿智。但这些文章辑成一书后,却冠上了一个足够宏大且自负的标题:“苏联的心灵——共...
评分在红色的俄罗斯时代,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亦或是后来的红色继任者,对于苏联本身的文化的影响首先在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上专制,究其根源在以赛亚·伯林的严重认为是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出于政治面目的目的并和个人领导者性格有关的一种解释。书中的观...
评分作者区别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阶层,好像在作者看来,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在提到曼德尔施塔姆的那一篇文章里,印象比较深的是,知识分子阶层没有被苏联所消灭,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保留了下来,延续着。知识分子的品质是正直、勇气。 在极端的意识形态下,这些好的品质都挺了过来...
评分作者区别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阶层,好像在作者看来,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在提到曼德尔施塔姆的那一篇文章里,印象比较深的是,知识分子阶层没有被苏联所消灭,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保留了下来,延续着。知识分子的品质是正直、勇气。 在极端的意识形态下,这些好的品质都挺了过来...
评分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共产主义在全球一片欣欣向荣。苏联以超级大国的身份和美国并立,嘹亮的宣传语让人目眩神迷,亚洲、欧洲、美洲社会主义国家都前所未有地增加,中国则几乎全国都沉浸在“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狂热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伯林1945年和1956年先后访问苏...
前一半是幾份很好的特務報告,後一半是天才的分析能力+一般的幻想力+庸俗的偏見。另外人名彙編實在太無敵了。
评分对于政府,对于政治,责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虽然不能改变,但是起码要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欺骗的,要了解中国,不能不去了解苏联
评分以赛亚·伯林以审慎而冷静的观察:“因此苏联社会,就一般意义而言,还根本算不上一个civil society”告诉了我们前苏联的真相。俄国文学、诗歌、音乐本来群星璀璨,但被专制极权所戕害,知识人钳舌沉默、神色无光,俄国文化沦落也就是不可逆转的了。
评分记得以前看伯林传,说那天晚上,阿赫玛托娃给伯林端出一盘水煮土豆,此书说是一盘水煮西红柿。到底是啥呀~
评分斯大林称知识分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描述本身就蕴含了一种预设:即人是可以修理的机器。布什尔维克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人修理成一按按钮就可以自动运行的机器。可惜人终究不是机器,那么如何应对复杂的心灵?对此斯大林有一项绝妙的发明:人为的辩证法。就是领导人拥有绝对的自由解释意志,忽左忽右,忽紧忽松。这样,全体人民永远都处在一种疲于奔命、摸不着北的奴役状态了。试观太祖整风/反右/文革、太宗猫论、毛近平弗洛伊德梦,质而言之,皆斯氏之“人为的辩证法”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